5.24作业-曲奇小溪-12
从基础班到进阶班,这是咱们第二次教大纲,从最近的写文情况看,大家依然对大纲有些疑惑,那么今天的作业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紧密结合个人,谈谈你对大纲的认识?你在写大纲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
目前学习的状态
今天,柳叶老师讲了如何写大纲的课程,在学习之际,我发现自己对于上次学习中的知识点消化不够。很多的东西老师都讲了,就是没有好好复习。因此,一边学习新功课,一边复习校长和丹老师讲的旧内容。
现在终于明白,那前上学时老师讲的那句话,“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意思了。很多东西,不是一遍两遍就能明白,也是一遍两遍就能消化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只能多次重复,才能将其完全消化。
而且,我感觉费曼读书法特别有用,对学习很有效。
遇到问题时,就停下来,从头开始重新学习。不断地循环往复,用旧知识的力量去打透新的问题,在学习中与问题死磕。
对于选题,打算写八大山人,目前正在搜集资料阶段,下周报大纲。
对大纲的认识
对于大纲的理解,在上次培训时,就已经明白了。
写文章之前先写大纲,就如我们盖房子,先出设计房屋的结构图。
要建几层的楼房?需要打多深的地基?地上建筑几层,地下建筑几层,每层如何分布房间?层高是多少?窗户设在什么位置?各种煤水电气热管线如何布置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你在前期根据你自己想要建设的目标,先画出设计图。
在设计中,发现的问题,边设计边调整。
这时的修改只是在纸上,不像在建设中,你才去修改,也许就该拆墙打洞,多花钱了。如果遇到大的调整,比如结构失衡,或是需要加减门窗之类的,不仅要多花钱。有时,因为已有的结构,导致无法修改。
因此,前期的工作做得越细,后期的改动就越少,越省事。
文章的大纲和楼房的结构设计图一样,它能在成文之前就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考虑。让你对文章成文后的效果有一个大概的呈现,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有问题,也只需要在大纲上修改,影响不大。不至于成文后,修改了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显得不平衡;修改了那个地方,这个地方又显得不突出。改来改去,思路混乱,不如重新写一篇文章。不仅前功尽弃,费时费力,而且,耽误时间,影响进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纲一旦成形,只需要根据大纲,去补充完善你想要填充的内容即可。
相反,有些农民自家建房,想到哪,写到哪。一边盖房子,一边买材料,盖着盖着三层想盖四层,结果,地基的承载力不够,想加,加不了。
这样的新闻,我们在电视中常常可以看到。
我写日更就出现这样的问题,想到哪写到哪,写完了才调整文章结构。有时,文章完成后,才给文章起个名字。这些都是因为对于文章,没有提前进行整体的安排和计划。
这样的文章,写几百字还行。文章一长,结构就乱,写着写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尤其是,大纲的背后有着严密的逻辑思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地安排,才能让文章有一种合理、顺畅的阅读感受。
因此,想要写出一篇优质文章,必须提前写好大纲。
存在的问题
目前,还在学习阶段,对于大纲还没有完全的掌握。需要多拆解别人的优秀文章,多练习写大纲。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周拆解三篇优质文章,从中找出别人大纲写得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