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起因十分纯粹,画一个网购中对购物车后续操作的流程图吧。
小case,Duang的一下就画好了~
看似简单,可如果让对面的你们画,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漏了一环,
添加/删除有两个入口,点击页面顶部编辑按钮-批量编辑,或者点击商品对应的编辑按钮-单个编辑。
wow~,掌声响起来,故事本来应该到此结束。
但想想,好像不对。
点开我们万能的x猫看看。
简单粗暴,直接点击购物车,如图,购物车初始化界面,哈哈,果然有一点不一样。
想法不错,考虑细致,但是我们截图的做法更好,你选一个就是单个商品,选多个就是多个商品,减少不必要的流程。
wow~,掌声响起来,故事本来应该到此结束。
但想想,好像还是哪不对。
在仔仔细细的好好看一下图,大写的“编辑全部”和“编辑”,
对比上图和下图,嘻嘻,跟大家玩了一个障眼法。
别见怪。
首先,回到上图,“编辑全部”被隐藏的天衣无缝,可“编辑”被隐藏的很拙劣啊~,领券后面是个啥?是不是应该质疑一下?
其次,受于移动端屏幕大小的限制,而且天猫的产品做的很花,视线干扰比较严重,事实上刚进到购物车,我一不小心就忽略了“编辑全部”和“编辑”。
言归正传,继续往下走。
点击“编辑”,如图,
点击“编辑全部”,如图,
什么鬼,世界观已经崩塌,和之前完全不一样啊。
哈哈,不要着急,仔细看看,到底为啥不一样。
我们初始化时,可以单选或者多选,减去编辑流程,这是因为,我们在结算(鲜艳的红色按钮)。
而我们通过“编辑全部”和“编辑”,多了这一编辑流程,这是因为,我们在删除(鲜艳的红色按钮)。
删除有风险,需要慎重,因此多了这一步。
一方面,怕误删我们喜欢的商品。
另一方面,从电商的角度来说,
首先,当然希望消费者多多消费,消费流程畅通无阻。
其次,购物车里的是潜在消费品,别随随便便就删了啊~
从流程图的一个小细节说起,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深入思考,发现购物车“批量”功能的背后。
最后留一个小彩蛋,看图,如果此时,在你勾选第一件商品的前提下,你点击第二件商品的删除按钮,猜猜你删除的是哪一件商品。
哈哈,这样的case还有很多,令人困惑(tu cao)的“删除”。
权兴权意,产品可以更优雅~
珍惜原创成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