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5.
第九章 宋元山水意境
一、缘起
山水由附庸而真正独立,在中唐前后。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
北宋时期,世俗地主士大夫的现实生活既不再是在门阀势族压迫下要求奋发进取的初盛唐时代,也不同于谢灵运伐山开路式的六朝贵族的掠夺和开发,基本是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生活、心情、思绪和观念。人与自然那种愉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基本基调。
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是禅宗的流行。禅宗自中晚唐到北宋日益流行,禅宗教义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对自然的态度有相近之处,都采取了一种准泛神论的亲近立场,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绊,获得心灵的解放。
二、无我之境(北宋)
1. 宋初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1)李成:风格旷远。气象萧疏,烟林清旷。
(2)关同:风格峭拔。石体坚凝,杂木丰茂。
(3)范宽:风格雄杰。峰峦浑厚,势状雄强。
2. 北宋画的美学特色
北宋画的美学特色: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无我之境。
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而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
三、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南宋)
南宋画的美学特色: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无我”向“有我”的转化。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之中。
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北宋浑厚的整体的全景的山水,变而为南宋精巧的诗意的特写的山水,前者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后者以秀丽、工致、优美胜。
画面中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不再是异常繁复杂多的整体面貌;相反,更经常出现的是颇有选择取舍地从某个角度、某一局部、某些对象甚或某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出发的着意经营,安排位置,苦心孤诣,在对这些远为有限的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诗趣、情调、思绪、感受,不再像前一时期一样宽泛多义,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
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导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处在“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行程中,是典重的院体画而非意气的文人画,基本仍属于“无我之境”。
四、有我之境(元)
1. 历史背景
蒙古族进据中原和江南,大量汉族地主知识分子蒙受极大的屈辱和压迫,其中一部分人被迫或自愿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包括山水画)。
院体画随着宋朝的覆灭而衰落、消失,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由宋代的宫廷画院落到元代的在野士大夫知识分子(即文人)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
2. 文人画的基本特征
(1)文学趣味异常突出:形似与写实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和重视主观的意兴心绪。
(2)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即所谓笔墨本身。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景物)的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
(3)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画面上的题字诗文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的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另一方面又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3. 明清文人画
“有我之境”发展到明清,形成浪漫主义的巨大洪流。到明清的石涛、朱耷以至扬州八怪,形似被进一步抛弃,主观的意兴心绪压倒了一切,并且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也空前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