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正确的选择,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如何克服消费中的选择障碍(一)
「买买买+选择障碍」或许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人的通病,以至于逛淘宝这件事看起来与刷新闻、逛网页、聊微信这些时间消磨法差不多。
当然,大部分时候我们肯定不是主动去消磨时间的,毕竟时间那么贵,可是一旦点开了那个购物App的图标,时间就是以小时为单位在流逝——因为我们选不好买什么。
这种纠结的症状在几年前,互联网还没有把所有具备消费能力的人连接起来的时候,其实并不常见。而在如今这个什么日子都可以被营销成“购物节”的消费时代里,即便再理性消费的人,也会被爆炸的购物信息弄的不知所措。
只能说时代的发展真是太快了,现在,不用说线上购物平台的所谓卖家星级、信誉、评分真真假假分辨不清,即便是朋友圈、专柜店,也一样会让人产生选择障碍的烦恼。
我以前也经常深受选择障碍的困扰,因为作为一个女生,喜欢买和需要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买一盒粉饼就够我研究一整天了。
然而在我的阅历慢慢丰富、书读多了之后(多读书总是有很多好处的),我发现其实选择障碍是可以克服的。
首先,「买买买+选择障碍」可以归因为三大原因:欲望太满、认知欠缺、价值观不清晰。
1.欲望太满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但正因无法从物质中获得幸福,或者购物带来的幸福感只能维持相当短的一段时间,才导致了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买下一件又一件不需要的东西,又将自己拥有的与别人的进行比较,然后满足阈值会变得很高,这个行为也叫做消费传染病。
各种吸引眼球的广告、购物狂欢,成为了其传染渠道。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双十一不过是用了先提价再打折的狡诈手段,但大家还是会心甘情愿地把钱交给马云爸爸。
结果家里总有一个系列叫做:买回家就后悔的XX。所以,下次再购物的时候,纠结程度又翻了一番,我们一边又管不住自己的手,一边又知道有些东西买了也会被闲置,于是真的不知道到底要不要买啊。
2.认知欠缺
作为一个在阿里巴巴平台下实习了半年的员工来说,这段经历很大程度上治好了我的选择障碍。
以前有段时间我在朋友圈的代购那里买过很多东西,因为都是同学,觉得很可靠。实习后我接过一些阿里巴巴微供平台的需求(微供就是微商代发),发现所有的网红产品、进口商品,只要朋友圈有人在卖,微供里就可以搜到,而且很多产品可以一件代发,并且商家提供图片。
专业做代购的确实有比商店低很多的价格,也比让去韩国、日本的同学带一两件便宜很多,可是事实上,韩国日本商场里并不是天天在打折,而且不能理解护肤品这么重的东西她们是怎么打包带回来的。还有,不只是韩国日本,我总感觉做代购的小伙伴好像遍布全世界似的。
这是微商的例子,还有购物网站的例子。比如天猫旗舰店的所谓正品,有很大的可能性掺假,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残次品,能不能买到和专柜一模一样的,可能一半靠运气一半靠大数据。
打个比方,假如你从未网购过某类护肤品以及同层次的其他护肤品,并且你又是个习惯给好评的人,那你购买这类护肤品的时候就要当心了,系统会觉得你是个没经验又好说话的人,然后发给你假货or次品……很多旗舰店都是真假混着发的,这是事实。
很多女生都不会相信旗舰店买到的护肤品都是真的,但是很多女生还是会选择网购,她们的依据就是下方数以万计的评论,于是孜孜不倦地研究那些好评是不是刷出来的,差评是不是被同行竞争者黑的……
一边货比三家,一边忐忑下单。
3.价值观不清晰
所谓的选择,只是价值观确定之后的自然结果。
很多人的纠结,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脑子里的概念不清晰,价值观模糊。
当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那件商品,买了以后是成为资产还是负债,是不是非得现在立即就买下,该买怎么样的价位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不纠结。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用很少的时间买到满意的产品,有的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就是买不到心仪的东西,而且往往耗费的时间和满意度是成反比的?
大概是因为前者有自己买东西的套路吧。就和学习一门功课一样,把购物这种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上升到能用概念优化的认知层面,你绝对可以省下非常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但事实上,大部分人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很少有人为克服购物时的选择障碍而打磨自己的购物观。
以上我谈到了what,并且叙述了why,在《如何克服消费中的选择障碍(二)》中,我会继续谈how。
先给一个略显以偏概全,但是非常管用的how:
在经济承受范围内,选最贵的。
选择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