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奇才子金圣叹。
他本姓张,因明亡誓不仕清,常喟然叹曰:"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从而改姓"金",字"圣叹",名人瑞。
金圣叹多有才呢?他的同乡好友、诗人徐增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序文中,盛赞金圣叹:“圣叹,异人也,学最博,才最大,识最超,笔最快。凡书一经其眼,如明镜出匣,隐微必照;经其手,如庖丁解牛,腠理剨然;经其口,又如悬河翻澜,人人快意,不啻冬日之向火,通身暖热,夏日之饮水,肺腑清凉也。”
徐增这段评价为金圣叹的才华点了个大写的”赞”,而之所以说他是“奇才子”,在于他完全不走寻常路,与主流价值观相悖,思想之奇,行为之奇让人兴叹!
黄金万两,有美一人,夫子动心否
金圣叹的才华虽然满得四处横流,但是因为他思想偏激,文辞怪诞,在科举考试中却缕缕受挫,考了好几年才考了个秀才。
有一年,上面派人下来考生员,临时从《孟子》中信手拈来一句“如此则安之动心否乎”作文题,让许多生员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死要面子的生员们岂敢交白卷,只好东扯葫芦西扯瓢,满纸胡言。金圣叹也在被考之列,他灵机一动,在考卷上写道:“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白露蒹葭之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他一连写了39个“动”字,字体又大,正好将白卷填满。
考察官见了,忍俊不禁,却又装着恼恨的样子说:“岂有此理,莫名其妙!”金圣叹一本正经地说:孟子说,吾四十不动心;孔夫子也说,四十而不惑。这就是说,人在四十岁以前还是很容易“动心”的,很容易被“迷惑”的,孔孟亦莫例外——四十岁以前的孔孟见到黄金万两、绝色佳人,难道不心里痒痒?即便心里痒痒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一连写了39个“动”字,一个“动”字代表一年,正好在四十岁以前。如果我写了40个“动”字,就有辱孔孟之道了。
三朝元老大奸臣
金圣叹有个舅舅,是清初的大官名叫钱谦益,时任礼部侍郎,被奉为文坛泰斗。钱谦益寿诞这一天,来了很多溜须拍马之徒,酒过三巡,有人对钱谦益说:“钱大人,您的外甥金相公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名满天下,今日不如让我等开开眼界。”
金圣叹没有推辞,从容起身,挥毫写道:“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看面面相觑,钱谦益也露出尴尬之色。金圣叹旁若无人接着写:“三朝元老……”宾客们纷纷露出笑容,钱谦益也暗暗点头。只见金圣叹快速写下三个字,随手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这幅对联是“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实际是讽刺钱谦益本来是明朝的礼部侍郎,明亡后在南京拥立南明福王,出任礼部尚书。清兵南下之后,又投降清朝,当上了清朝的礼部侍郎。金圣叹看不惯他这个“三朝元老”舅舅,当着众人的面也丝毫不留情面。
六才子书
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拟逐一批注,但仅完成后二种,《杜诗解》未成而罹难。
金圣叹思想激进,看不惯朝廷的腐败。《水浒》 恰恰讲的是贪官奸贼的腐败和无耻,各路平民英雄起义的小说。所以金圣叹对《水 浒》极为重视若仅是因为其“文法”用的恰当,又怎会赞叹曰:“天下之文章,无有出 《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
他不仅批《水浒》而且将《水浒》七十回以后的情节全部删除,并续上他写的“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作为全书的结局,于明崇祯十四年由贯华堂刊刻,所以也称“贯华堂本”。有清近三百年间,市面上流行的《水浒传》大多是此本,夸张一点讲就是“此本一出,他本尽废”。由于所删近半,故有金圣叹腰斩水浒之说。
为什么金圣叹赞杜甫,而没有把大诗人李白收入才子之列呢?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和李白有些相像,都是潇洒脱俗,才情四溢之人,可能他潜意识里只允许自己张扬恣意、藐视权贵,不允许别人也这样吧。
金圣叹之文采甚至得到了皇帝的表扬。顺治皇帝读到金圣叹的文章,评论道:“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金圣叹听闻圣言,“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
哲学思辨
但凡才子,思想总有些不同之处,有些人甚至钻了牛角尖,得了精神病。金圣叹的思想也很奇葩,想人所未尝想,但是读来却觉得说得蛮在理的,而且很有哲学思辨的味道。比如金圣叹在《金圣叹序西厢记》中,写道:
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然而幸而犹尚暂有于此。幸而犹尚暂有于此,则我将以何等消遣而消遣之?
逝者如斯,人生无常,这是古往今来很多人感叹过的,金圣叹这几句话读来让人瞬间变得豁然开朗起来,一切都将风驰电掣而去,所有烦恼忧愁都不值得挂怀,我们应该珍惜“幸而犹尚暂由于此”,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细思我今日之如是无奈,彼古之人独不曾先我而如是无奈哉?我今日所坐之地,古之人其先坐之,我今日所立之地,古之人先立之者,不可以数计矣。夫古之人之坐于斯,立于斯,必犹如我之今日也。而今日已徒见有我,不见古人。彼古人之在时,岂不默然知之?然而又自知其无奈,故遂不复言之也。此真不得不致憾于天地也!何其甚不仁也!既已生我,便应永在;脱不能尔,便应勿生。如之何本无有我,我又未尝哀哀然丐之日“尔必生我”,而无端而忽然生我?无端而忽然生者,又正是我,无端而忽然生一正是之我,又不容之少住。无端而忽然生之,又不容少住者,又最能闻声感心,多有悲凉。嗟乎,嗟乎!
他恸哭完古人,又留赠后人:
后之人之读我之文,即使其心无所不得已,不用作消遣,然而我则终知之耳,是其终亦无奈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者耳。
金圣叹想给思念的后人留下点什么礼物:
他说,我将何以赠之呢?爱读书之人需要光明,可是我也不能用身体的膏油赠送给后人啊,这可怎么好呢?
他又说“我请得化身百亿,既为名山大河,奇树妙花,又为好香、好茶、好酒、好药,而以为赠之。“可是后人不知道这名山大河,奇树妙花,又为好香、好茶、好酒、好药是我的化身,这可怎么好呢?
我还可以化身为知音青衣侍立于侧,还可以化身为鼠肝虫臂轻贱之物,只是不知道后人会怎么对待我,这可怎么好?
虽然费了半天笔墨,金大大啥也没留下,但他的一片心意,我作为后人心领了。
装神弄鬼金大仙
李白是诗仙,金圣叹是金大仙!因为他的生财副业是“扶乩”。什么叫“扶乩”?通俗点说,就是鬼上身。金大仙鬼上身之专业程度独步古今,亡者上身以后,金圣叹要写出亡者要说的话。
文献说他:“精言丽彩,挥洒错落,鸿文景烁,灵篇晖耀。”不仅作文,还要作画。一次他当场画四幅花卉,“挂置佛前,作天女曼陀华供,观者咸赞叹不可思议功德焉”书画双枪,以至于史书记载:“圣叹于吴中,非无地位者也”金大仙鬼上身一上就是上到而立之年,可见这也是他的真爱。
比如说一个告老还乡的官员死了女儿,想打听女儿投胎何处。只见金圣叹拿起一根木棍,在沙子上迅速写道:“此女已然成仙。”官员问:“在何处成仙?”金圣叹又写道:“广寒宫。”“她前世是谁?”“她是秦少游的媳妇、苏东坡的妹妹,江湖人称苏小妹。”“都说苏小妹会做诗,能不能让她写一首?”
金圣叹当即发挥他出口成章的天才,模仿女性口吻写出十几首七言绝句,客户以为自己女儿真是苏小妹转世,真的已经成仙,赶紧拿出金银珠宝答谢“灵媒”金圣叹。明朝末年,金圣叹靠扶乩征服了大批文化人。他的老乡郑敷教回忆说:“金生(指金圣叹)通于其术……请之则来,长篇大章,滔滔汩汩,缙绅先生及士人有道行者,无不惑于其说。”说明他的扶乩生意相当火爆。
最苦涩的幽默
自古天妒英才,才子命不长,金圣叹也不例外。要怪就怪他生在了一个风云变化、杀伐无道的时代。
时值顺治帝驾崩之后,苏州府吴县调来新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用重刑又高价售出公粮于百姓,激起民怨。民众假借顺治驾崩契机,组织反贪游行,后百多名秀才於第三日往孔庙哭庙,发泄不满,后向巡抚朱治国呈揭帖告发县令。谁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结,捕18名核心人物,反向朝廷告秀才们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要求严惩,处"斩立决"。
哭庙事件,金圣叹不仅仅是个参与者,而且是主要策划人,所以他被投入大牢,终而人头落地。不过,金圣叹临死前还幽了一默: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行刑日,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刑场上,刽子手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
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怜)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离)儿腹内酸"。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只见寒光闪处,伴着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一代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文坛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传说圣叹死后托梦给朱眉方,说他已成为邓尉山神。邓尉山在苏州西南七十里光福镇,又名万峰山,前瞰太湖,风景极佳。邓尉山多梅树,花开时一望如雪,如颂圣叹人品之高洁。
瞧他那蔑视天下的傲娇眼神儿,相信这是一位懂他的人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