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个月就将离开大学校园的我,最近正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巨大恐慌中。回想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像做了一个极具戏剧化的梦,现在梦醒了,也该另寻栖身之处了。
当初高考填志愿时,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很模糊,连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我妈不想让我去省外,就随便报了几个山东省内的学校,最后被第五个志愿学校的第五个志愿专业录取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一个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专业。
刚入学就以极大的热情加入了学校的新闻网,一直干了两年,离开时仍然很不舍,不舍得那个地方,也不舍得离开传媒这个行业。所以,大一大二时曾无比坚定地走“两不”路线,即“不考研”“不从事本专业工作”。可就在前不久,我却刚从考研的战场上退败下来。
说起考研,直到现在我都说不清楚是什么让我做出了这个决定,并一直使我坚持到最后的。大三上学期,在空间里看到一个大二学妹说,要选择“汉语言文学”作为第二专业,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儿!不久后又在图书馆看到我们学校文学院各专业的研究生招生信息,考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想法便疯了一般开始生长。
似乎对湖南有着一种说不清的着迷,高考时就“觊觎”过湖南师范大学,但真正报志愿时却把它抛到脑后了。这次考研又想起来了,思考再三,还是决定考湖师大。
作为一个“多跨生”(跨专业、跨文理、跨学校、跨地区)的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一路的艰辛。从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到确定专业方向,确定学校,搜集资料,着手复习,一直到考试的前一天,这一路上,我都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和自己内心的质疑和压力。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考文学”“学出来以后能干什么”,一开始也会跟人家多说几句内心真实的想法,后来便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因为我知道,在这样一个做任何事都要求回报、讲利益的时代,很少有人会单纯地因为喜欢而去做一件事。所以,即使跟他们解释到口干舌燥,他们也不会理解,不如一笑而过来的舒坦。
其实,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喜欢文字,喜欢看书,希望能系统地深入地学习一下。
或许,让我坚持下来的正是这些来自外界的怀疑和不解的眼光。就是想倔强地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不问结果,虽然自己也确实对结果不太满意,但却从未后悔过。
这段时间,尤其迷茫。
调剂,留在本校或者去一个比本科学校差的学校继续念三年?可是,都说人往高处走不是吗?
工作,从校园的温室里出来,去面对残酷的社会?可是,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不是吗?
拿不定主意,一次次地问自己当初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继续读书,我想得到的是什么。想了很久,答案并不清晰,因为一开始决定考研就没有目的,喜欢而已,想多读点书,这算得上什么呢?就这样思考一个多星期,还是决定放弃调剂的机会,走另一条路。
并不是一定要把兴趣做成事业,做好事业也不一定会抑制兴趣的发展。如果可以把兴趣做成事业,这样固然好。但如果事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那就要慢慢喜欢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闲暇时再去兼顾兴趣。
看过一个动画短篇,讲的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学习觅食的故事。它害怕去那被海浪拍打着的沙滩里觅食,只想躲在远处的鸟窝里等着妈妈把食物放到它的嘴里。
其实,我也是那只小鸟,害怕被社会的海浪拍回沙滩,缺少激流勇进的勇气。跟朋友聊天,她说,别再鸵鸟了!我反而问她什么意思。她解释说,鸵鸟遇到危险就把头埋在沙堆里,以为这样就可以躲过危险。
没错,在事情迫在眉睫之前,我们总喜欢沉浸在自己所构建的理想世界里乐此不疲,并对这一理想世界的实现深信不疑。备考的路上,我也时常幻想会在湖南见到汪涵。
直到事情真正来到我们眼前,就要发生时,我们才突然发现那个一直伴我们左右的深信不疑的理想世界竟然消失了,只留下些断壁残垣供我们祭奠。
我们难以接受这个突然坍圮的世界,于是,我们便开始迷茫、彷徨。一次次地尝试重塑那个理想世界,但我们却慢慢地看清了它的实质:没有钢筋水泥支撑的房屋,没有雨露沃土供养的花草,长着翅膀的小狗小猫,还有飘飘欲仙的自己。这是一个没有脚踏实地的虚幻的世界,是一个只追求理想而抛弃物质的世界,是自己心中的海市蜃楼。
我们开始学会低头,这个视角下的眼界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
我们开始学会在泥泞却肥沃的土地上挪步,这样的步履蹒跚是前进的,而不是南辕北辙的。
我们开始学会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之间寻找平衡点,这样的点是实在的,而不是失真的。
未来的确是未知的,但通向未来的路却不止一条,每条路上都有独特的风景,有人喜欢春暖花开的温馨,有人喜欢梅开岁寒的冷艳,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心怀感恩地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即使是一片沙漠亦有白杨为你遮风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