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的表达方式一般是眼泪。你可以哭得如倾盆大雨的崩溃,可以哭得面红耳赤的委屈。但这都只是表面,不哭不代表不够伤心,而是没悲伤到极点。
欲哭无泪听说过吧,有种解释说是因为心理的某种疾病或是心理受到创伤导致的,还有种解释是说身体忘了流眼泪,在这几种答案中我更偏向后者。
记得很清楚去年上海冬天下了大雪,当时我睡到中午,打开窗帘白花花的一片,手机里朋友圈被下雪的景象占满,而后我便出门去堆大雪球,我积了几个小时才搞出了个像样的雪球,此时我的手已经无比僵硬。我将雪球放在楼下以免放到楼上融化。到了晚上母亲和我出门散步,无意间看到了这个雪球,我刚想介绍起这个雪球,直接把雪球踢碎了,随着雪球的裂开,我的心也随之分裂,这一脚瞬间击溃了我对下雪的神往。
我委屈到了极点,想哭脑子却一片空白,换做别人已经责怪起了母亲,我却静静站在哪里,我在想下一次下雪会在什么时候,明年?再往后一年?这会不会是我最后一次堆雪球,此时此刻我已忘了流眼泪,只剩下对于下雪天的遗憾消失在夜幕当中。
而对于那些诗人来说,他们忘却了眼泪,擅长讲悲情投于景中,陈子昂登楼远眺将当时知识分子被打压的悲愤说了出来,也就有了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此类的诗还有很多,你会发现古代诗人不会哭,但他们会写。
哭只是你对悲的刻板印象,遇到悲你只会哭是你还没到那境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