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说服?当我们没有办法向对方施加控制,没办法操控,只能对对方施加影响,这就是说服。
在什么场景下需要说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场景下不需要说服,也就是你具备控制的合法性。什么意思?控制的合法性包含三种,第一种,传统合法性,你是公司大老板的儿子,在公司的会议中你有隐性的控制权,这就是传统合法性;第二种,法理合法性,大家公开选举你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和决策者,你的控制权是大家认可的,这就是法理合法性;第三种,超凡合法性,你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同事们都愿意信任你,追随你,这就是你的超凡合法性。
如果你不具备这三种合法性,那么就需要去说服,因此说服也被称之为“非职权影响力”。
那么具体该怎么去说服呢?一种是理性路径,讲究事实和逻辑;另一种是感性路径,要去调动感性的力量,比如互惠,权威,从众,这也是具备说服技巧的人更多采用的方式。
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如果对方喜欢你,那么就更容易说服对方。
那么,该如何让对方喜欢上你呢?
方法一,用积极视角赞许对方。什么意思呢?任何事实都有两面性,不妨用积极的视角去评价。比如,你带着孩子逛街,看到一个乞丐,你可以说:“不好好努力学习,将来你就会变成要饭的乞丐”。然而,你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就可以帮助到他们,让他们不必在路边要饭”。
方法二,让对方对话语局势有掌控。假如你是一个记者,需要采访路边的一位大爷,怎么能让大爷在电视机前表达清晰?你可以准备一个稿子让大爷背下来;当然你也可以先让大爷说,然后你总结成3点之后,再和大爷确认一下“您想说的是这三个意思吗?那么,您能把刚刚这3点再对着镜头说一遍吗?”显然,后面的方法能够让对方对对话有更高的掌控权。
方法三,保持和对方的一致。什么意思呢?这里的一致不是指让你一味地逢迎和附和对方,而是找到和对方的相似的地方,因为人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具体来说,相似又分为结构性相似和个体性相似。所谓结构性相似,就是指我们有背景的交织。比如,我们都是四川老乡,都毕业于复旦大学,老婆都来自海南,等等。所谓个体性相似,指的是我们有喜好的重叠。也就是,我们都喜欢品茶,都喜欢插花,都热爱冒险运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