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我在简书发了一篇文章的开头,标题是《从一篇10元到一篇1000元,她用了8个月》,然后说留言达到10个我就写出来,因为年底太忙了,没有一定的刚需动力,我可能不会写
然后发出来几个小时,就有简书来的朋友加我微信,朋友圈也有十几条留言
我说周三会发出来,所以一定要兑现承诺
以下为正文
这是一篇“显得”特别励志的文章。
先说下,标题说的是我自己,是最开始我想写点啥,用钱衡量价值的话,2016年年初,一篇10元。年底了,最近我的文字对外报价是1000元一篇。
一千元一篇似乎也不算多,但有意思的是,起点是10元一篇。这大半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1)
2016年3月某个晚上,我照例哄7个月的宝宝睡觉。
看着床边凌乱的东西、局促的空间,我抱紧了他,流下了眼泪,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给宝宝给自己更好的生活。
那是一个工作日,那天下班路上,我从地铁站出来,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手机叮一声,我下车,看到支付宝发来一条信息,显示收到10元钱,备注是“文章稿费”
当时心情很复杂,一是我终于有稿费了;二是只有10元,我可是写了1000字
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概2月底,刚过完年,我对自己2016年的期待是,把文字这项爱好,转变为谋生手段之一,这么说比较直白,但当时确实是这样的一个出发点。但是,同时,我又没特别强的功利心,我就是想看看自己文字有没有一点价值,让我舒缓情绪的同时给我一些额外收入,因为我自己的全职工作也是有固定收入的
我喜欢写字,小学中学都是语文英语不错,这里插一句,语文好的人,学英语也不会太困难。大学时候我学的理工科,没了语文课,但写字这个爱好也没有放弃,我加入记者团,主办我们班级班刊,写博客,写日记,不亦乐乎。
但我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文章,也没有接到过约稿,只是自己玩儿。所以当我想把文字“换钱”时候,是满脑子懵逼的。
没有渠道,没有平台。其实不是没有,是我不知道去哪好
于是我在豆瓣某小组发帖看有没有人需要写手,也有人回应,让我进加入一个写手群。
群规很复杂,简单来说是升级打怪模式,新手文章一律10元稿费,通过了可以升级,多了没说多少。
写什么题材呢?群主好像什么题材都需要,他也问我们自己擅长什么题材。我说新闻类、亲子母婴类吧,我自己本身在网媒做过,工作也是和文案搭边(我是策划),亲子母婴我接触的多。
那我就先写了一篇新闻类文章,确切说是他给材料和需求我来模仿和改写。第一次,没过;第二次,过了。没几天,支付宝收到10元钱稿费。
这就是2016年初,我说的一篇文章10元的由来。
(2)
收到钱的那天晚上,我抱着宝宝哭了。我觉得这样不对劲
首先,我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其次,发在很不知名的地方网站,一篇10块,这无论从时间从金钱从提升,都不会有好处
我放弃了这条思路,第二天就从那个群里退了。
但从这件事我也意识到几点:
1)文字变现,没那么容易;自己玩儿的文章和市场需要的文章是两码事
2)文字发在哪里,什么渠道什么平台,需要考虑。原谅我那时候还不知道简书这个平台
3)我要找到好的老师教我,好的同学一起学习,有反馈有监督,这个是因为我自知自己没有耐性
4)我要多学习,学习别人的写法
然后我就沉默了一段时间没有写作,加上忙家里的事情,到了4月终于有点空了才开始继续写,但也是写在自己的小公众号里,基本上是自己想到什么写什么,还是心情日记为主
后来有一天我看到我平时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在招募读书写作学员,我就想要么试试吧,看它的内容还挺丰富的,关键是每周必须按时交作业
于是我从4月份开始,在老师推荐的简书这个平台上不断地写起来了,当然自己的小微信公众号也在发;写到6月,领英自媒体邀请我签约,后来百度π也有发邀请我入驻,最近是越来越多的约稿,甚至我们公司也把公司官方账号交给我做
(3)
这篇文章不是给老师打广告,所以没有必要倾斜太多讲我学的课程,前面一部分说我有报名参加一个课程只是为了叙述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我主要想说的是,从爱好过渡到专职写作,天赋:后天训练:兴趣的比例是3:3:4
首先,想用文字来得到一些收入的人,你不能对文字一点敏感度没有,比如两个词之间的微妙辨析,你要有感觉,这个应该算是天赋
其次,后天训练是很重要的。闭门造车以为自己写的很好很高明,但除非你是不世出的天才,很难一文天下惊的。所以我们需要高人点拨,需要“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这个词近两年也很火,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简单来说就是你要不断地练习,最好每天都写,让写作这个事儿成为你一个习惯性动作,日积月累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我现在的签名是“一天不码字就剁手的女民工”,确实很形象。
最后,兴趣。我给了兴趣40%的比例,是最高的。这里着重讲一下。
有的人有天赋但对写作不感兴趣,他做生意去了,或者创业去了,他肯定不能做专职写作者。
有的人有天赋也刻意练习了,但后来发现这事情变现比较慢,或者说,写着写着热情没了,就停止了。
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一定是对写作这个事情感兴趣的人。ta对写作本身感兴趣,对“用推还是用敲”的字间琢磨感兴趣,对文章结构、谋篇布局、逻辑线感兴趣,对写完后发布那一瞬间的快乐满足感兴趣,对深度思考、对写作带来新的世界感兴趣,那它就更大可能变成专职写作者,当然也能赚钱。
顺便说,有兴趣也更容易坚持,外人看来苦哈哈地坚持,而自己却乐此不疲,可以克服“刻意练习”过程中的痛苦,甚至丝毫没感觉到“在坚持”,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4)
我从小就没有耐性,做什么都不超过三个月的热度。读书写毕业论文,那是没办法,写得很痛苦也不得不做,这和我们这个话题不是一码事。
我至今做的最久的有三件事。
第一,大学期间做我们班班级刊物主编,做了两年;
第二,给我家宝宝喂奶,喂了一年多,还没停;
第三,2016年年初到现在的写作,毫无停的迹象
我发现,只有兴趣和目标同时驱动,且成为刚需,我才能坚持做下去。所以,这句话也送给各位。
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有点耸动,但我并非想造成标题党的效果。我也是那天突然发现,我的文章报价可以到1000元/篇了。然后有点感慨。
是的,连续写了20万字后,我有了几个长期约稿合作的“金主”,交了几个很好的朋友,现在年底了,则是有几个团队邀请我加入他们一起做项目。
很难相信,这仅仅是连续码字一年的结果。过去我把写字当做“敝帚自珍”的爱好,号称是爱好写作的人,现在想想很是汗颜,断断续续写那么多年,没有今年一年进步的多。
区别在哪呢?
(1)从自我表达到“自我表达+读者阅读”两方面考虑
(2)从断断续续到连续写作
(3)从自我感觉良好“我很能写”到发觉自己还需不断进步
我戏称,邀请我加入他们团队的,才不是觉得我写作水平多高,而是看我经常发朋友圈写的文章,觉得我比较靠谱吧,刷脸刷多了,有了存在感。
(5)
相信也有人想说,到底有什么秘诀。
我的真实体会是,“秘诀”是方法层面的,可能有很多种。比如怎么起标题;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更好地阅读,但是它们也是个人化的。你可以学到这些东西的技巧,很多书和老师都有讲,但是如果你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没办法和自己关联起来,那它们就只是存在你的大脑里,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还占用内存和带宽。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你把它们用起来;而用起来的道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写,坚持写。
所以,没有什么“道”上面的秘诀,勤奋本身就是通往秘诀的道路。
然后我想说,
最初,我希望能通过写作赚点钱。
后来,我发现光靠写作很难赚大钱;
现在,我认识到写作是一个提升自我、打开世界的钥匙,它带来的效益不仅仅是赚钱
为什么
写作是所有表达里,对逻辑性、连续性、缜密性要求最高的,你学习写作,当然也对你的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提升最多
这可能才是我的文章从10元/篇能到最近的1000元/篇的最大原因,也是为什么有团队邀请我加入做合伙人的最大原因
(6)
我不喜欢给人打鸡血,也不喜欢给几个清单式的方法论,什么你照着做就好
我喜欢琢磨最后的最后,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真的通过写作提升自己呢?
如果用了几个方法,无效怎么办?一定还有更背后的东西在支撑着
我想,那就是最后的最后,我能给你的
“给你的写作赋予意义”(此处写作也可以换成其他你的爱好,希望变成经济收入的某个爱好)
赋予意义,是一个顶层设计的观点,它一点都不虚
赋予意义,你才有可能把写作这个事情,变成刚需,才可能坚持,才可能克服刻意练习过程中的困难
这个意义,可能要比“赚钱”还要重大。这是我后来意识到的,也修正了我2016年初那个出发点
比如,赋予写作“打开自己 连接世界”的意义,你自然会启动大脑,如何连接世界?
那就要有输出,有东西和外界沟通,交换
当你为了不断输出不断学习,你就会自动去阅读,解决了学习的拖延症
当你不断阅读输出,你会发现自己在成长,这种快乐,解决你的不能坚持
当你解决了拖延、坚持,跃迁到了自动启动写作这一动作,你自然会去研究写的好的人的标题怎么取、文章风格如何
当你给自己增加了写作这个事情,你自然要去研究如何时间管理,如何空间整理
所以你会发现自己整个人都在连带着改变了……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而给你的写作赋予怎样的意义,这个答案也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后记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希望没有愧对你的等待
没有配图,只希望你能从文字里感受我满满的诚意
郭小果子,一天不码字就剁手的女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