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振铎先生的笔下,有三只小猫,前两只可爱,深得家人喜爱,可是它们不是病死了就是丢了;后一只猫是张嫂从门口捡来的,家人都不喜欢它,后来它被“我”打了一棍,死在了邻居家的屋脊上。这三只猫的结局都是亡失,而最后一只猫的死亡,让我家永不养猫。
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知识分子的反思:拥有话语权的人,不要带有色眼镜,以个人的好恶看待别人,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要妄下断语,以免伤害无辜,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可是,我想从猫的角度也来告诉孩子们:千万不要做第三只猫。
有人说,猫的性格各异,我们不能苛求猫。长得丑不是它的错,天冷了谁不追逐温暖呢?被火烧了毛也不是它愿意的,看到鸟哪只猫都得凝望,怎么能因此痛打一个毫无还手之力,毫无办法辩诉的猫呢?人啊!你没有爱心,你偏心,你狠心,怎么还昧着良心要求猫十全十美呢?
我想说的是,我不想苛求猫,我只是觉得,我们可以从猫的悲剧命运得到一点儿启示。
第一只猫漂亮,长得像个沾了土的雪球似的;它还可爱,所以大家都喜欢它。你看,让别人喜欢你,你可以有可爱的特点。第二只猫活泼,可爱,关键在于它能捉老鼠,于是连一向不喜欢猫的张妈对这只猫的丢失都感觉可惜,你看,你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得让别人感觉到你是有用之人。这不是势利,而是现实如此。假如说对于别人来说,你是若有若无之人,就是你的可悲了而你如果对于他人来说,又是。有用,能用,好用,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应该怀着一颗为大家服务的心,出一份力,才能立稳脚跟。
第三只猫,你可以不漂亮,你可以不活泼,但是,你终日慵懒的躺着,什么也不做,只想着吃只想着睡,本来大家就不待见你,你还不努力表现自己的尽职尽责。我常想,假如说第二只猫如果吃了鸟,它是极有可能吃到鸟的,因为它身手矫捷,爬高上低都可以。第三只猫就是有心,她也无力,因为它太胖,又不运动。假如说第二只猫要是把鸟吃了,主人会愤恨地打它吗?
作为编译所的有学问的人,或者他的太太,主人们应该知道猫的习性,他会不会这样说:哪有猫不吃鸟的?张妈,你怎么不看好鸟?
做有用之人,不要好吃懒做,不做第三只猫。平时我们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不说不该说的话,刺人的话,伤人的话,堵人的话,通通不说;不做别人讨厌的事,尽职尽责,乐于助人,传递正能量。
据说,老师面对两类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成绩好的,老师是这样思忖的:昨晚一定学习太晚;成绩表的,老师开口就批评:昨晚是不是打游戏打入迷了?你看,你不要指责老师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就是你自己遇到了这事,你也会这么想。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