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这里说的是人间的身体。凡夫都希望见到异人、圣人或佛菩萨,因为相信比我们能力强的人才能真正帮助我们。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心理,如果有人高高在上、神秘兮兮、高深莫测、不易接近,却会使人害怕。这两种心理都是我们凡夫常有的。
因此对于菩萨来说,有些众生要以圣人、天王身来施行教化,有些众生则要以凡夫身来使他接受佛法。
经文中的「小王」是和统治全世界的转轮圣王相对的,指的是统治一时一地的国王。小王中又有大小之分,在释迦牟尼佛时印度有十六个大国以及许多小国,有些小国只有一城。
「长者」是指望重德劭之人,而不是实质的官员。
「居士」是在家学佛的人,男的叫居士,女的叫居士女、居士妇。
「宰官」就是政府的政务官或事务官,例如国家的宰相或地方的官吏。
「婆罗门」是类似道家的道士、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师般的宗教师,但在印度的婆罗门是指宗教师的阶级或种姓。
这段经文是说观世音菩萨为了教化众生,也可以现外道宗教师的身分来说佛法。现在有许多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修士以及牧师跟我学佛法、打禅七,而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神父勒莫德(E.Lamotte)把《大智度论》译成法文,非常有名,因此虽然他是一位神父,但也可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注:此处须注意,菩萨虽然会化现种种身度化众生,但是度化众生都是用与解脱法相应的善法去利益,如五戒十善、四圣谛、十二因缘等,而不会用其它教派的邪见,因此,说其它教的教主或有名人物是菩萨的化身,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不过佛教虽可容受其他宗教,正信的佛法尚有不改的原则,菩萨化现仅是权宜之计。
「比丘」、「比丘尼」就是出家受了具足戒、修习佛法的男女。「优婆塞」、「优婆夷」是受了三皈五戒或仅仅受了三皈的男女。主持三宝、弘扬佛法的,就是以此四众为中心。
「妇女身」是指化现长者的妇女、居士的妇女、宰官的妇女、婆罗门妇女等的身分,而为众生说法。
还有一些人比较能接受小孩的感化与感动,因此观世音菩萨也会化身为男童、女童来说法。一星期前我看到一个小孩才六岁,就能背《心经》、〈大悲咒〉,也能讲三皈五戒的意义,所以有些本来不信佛教的大人看了之后,便说:「我也要信佛了。」
我也听说有位西藏的迦罗仁波切于九十多岁圆寂后,最近找到他转世的灵童,没到过西藏就会修法,摇铃、打鼓、念经,有模有样。有些人看了便觉得佛教真是不简单,所以就相信了佛教。因此,有时观世音菩萨需要以童男、童女之身来感化、感动众生。
但也有一些人要看到护法神现身、听到护法神说法才相信佛法,所以有天龙八部身的化现。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这里提到「天龙八部」。
「天」除了是指四天王以上各天天王的扈从,所谓天居神之外,也指游于空中的空居神、处于地上的地居神,在印度是泛指一般的神,如草木神、水神、火神,都叫作天,梵语名为提婆。
「龙」在传说中小的龙如蛇,大的龙能上天下海,行云下雨,居住在水底的龙宫。
「夜叉」是一种行走得很快的鬼。
「乾闼婆」就是飞天、音乐神,如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飞天,手里拿着乐器飘浮在天空。
「阿修罗」住在地上,但能上天,有天的福报,没有天的德行,所以瞋恨心重,猜疑心强,烦恼也很多,但在听了佛法后,也会护持三宝。
「迦楼罗」是大鹏金翅鸟,是类似大鹰般的神物。
「紧那罗」是人身但头上长角的一种神。
「摩睺罗伽」则是人身的大蟒神,如蛇腹行。
以上这些八部神王都叫「人非人」,因为他们不是人,却常常显现、变化出人的身体、人的头;蕅益大师的《法华会义》卷一六则另有解释:「言人则老少贵贱何所不收,言非人则地狱鬼畜何所不收。」依《舍利弗问经》所言:「八部皆卅人非人」。
「执金刚神」,又名那罗延天或大力天神,就是寺庙里的怒目金刚,有些手持降魔杵而且面孔凶恶难看,但也有面孔和善好看的,如同韦陀菩萨一般。
因为观世音菩萨可以现种种身、种种相,所以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不管看到任何形相、身分,只要对我们有帮助、为我们说佛法,我们就把他当作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所以可以说处处都能看到观世音菩萨,而到处都有他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