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你下有一些是我从读这本书的时候,做了一些摘抄的句子,还有一些是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以便以后随时翻阅查补。
关于谈恋爱,傅雷先生跟儿子说闹恋爱是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然后说到了吃亏和幸福吧,他说人生没有一桩幸福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东边儿占了便宜,那么在西边儿就得吃亏一些。
关于语言的学习,傅雷先生说语言的学习还是要靠多说多练,因为儿子在国外留学,然后讲到对语言的学习把握不是太熟练的时候,傅雷先生指导他说可以和家里的佣人啊,同学呀,身边的朋友们啊多说多练,这样是非常有助于他语言的学习的,我想这一点是对于我以后学习小众语言,英语或者法语还是要靠多说多练,还是有帮助的。
关于为人处世先生说大小事情对人都要有交代,我想这句话在网上现在已经很风靡了吧,就是一个靠谱的人,是让人感觉事事有回应,凡事有交代,古来圣贤皆如此,到了现在更不应该丢,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很靠谱的人,即使你不是很优秀,不是很出类拔萃,但是最起码你这个人很靠谱。
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我想这句话更多对应的是朋友之间相处,或者是你在公司行为,不必要跟老板表多么大的中心,花里胡哨的语言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因为你的行动,你每天工作的态度。你每天工作的成果就证明了你的心意,事实也可以证明你对工作的态度,对公司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是好还是快,所以那些空话,假话和花里胡哨的场面话少说。
关于爱情,爱情的苦汁要早早尝试,这样你在壮年和中年的时代才可以比较冷静很多的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就是压抑孩子的感情,在爱情萌芽的时候,遏制住他们,压抑住他们,他们没有体会过,呃,没有体验过,没有尝试过爱情失败带来的痛苦,直到成年之后,到了社会被认可的年龄去谈恋爱去。去尝试可能就会比较冲动,成年人自尊心会更强一点,包括丢面子的事情也承受不了。还不如让他年轻的时候,早早的就尝试了爱情的苦。
再一个是一个人有一个大他二十几岁的人帮他出主意绝对不会坏事,因为有一些年老的人,经验很丰富,即使他说的不是全对,但是作为过来人,他的经验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这个见仁见智,我个人觉得,呃,有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帮忙出出主意呢也不是什么坏事,他不是说他一定是好事,他说的不一定全对,但是你记住他的那些话,只要这个人是靠谱的,那么他的那些话都是有可取之处的,毕竟是橙心肺腑的经验之谈的话,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自己要学会分辨,学会取舍。
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那么它所发出的感想就都是真实的。这点是真的,人如果在太喧闹的环境当中,是不容易冷静下来的,也是没有什么思想成果的。
一切都有同感,一时一乐也这一点就难能可贵啦,很多事情上,大家只是面子上复合,真正能给你做的同感的会心一笑,那是多么难得的幸福呀!
欣赏和学习是两回事,的确是这样,好比我最近真的很喜欢琵琶,但是要真正的去学习琵琶,好像对我来说不太适合我,只适合就是偶尔欣赏欣赏。
对于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而又仔细的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人这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当中浮现,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会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够扩展五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修养极高的人吧。
人不知而不愠,是人生最高修养,自非一时所能达到,这是关于品格修养的一点,就是当别人不理解你,而对你发生了误会,所表达的一些言语,可能会令你感到非常的不适,但是你不要生气,人不知而不愠嘛,就是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不用生,不会生气,这也是一种高境界修养的表现,他也说了自费一时所能达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努力修炼。
耐得住寂寞是人生一大武器,而耐得住寂寞也要从小训练,疼孩子固然要紧,养成纪律同样要紧,这让我想起现在很多家长都说孩子越大,辅导作业越难陪同,越南恨不得要打死他,哎,什么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其实我想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你没有给他培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孩子不需要你去盯着他,去看着他,去时时刻刻督促着他,你只需要让他按照,好的习惯,去,学习,去,做,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斧正,和,指导,就好,了,
一个艺术家只有永远保持心胸的开朗和感觉的新鲜,才永远有新鲜的内容要表达,才永远不会对自己的艺术感到厌倦,这一点我就不评论,因为我也不是个艺术家,我也不学艺术,虽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跟艺术沾一点点边儿,但是现在我还没有入门,或者说我刚刚入门,所以这点不评论。
年轻的时候不要太逞强,过了四五十岁样样都要走下坡路,最要紧是早留一些多余的精力,体力,感情和想法,要做到细水长流。突然就想起来,女人过了28岁,皮肤开始衰老,身体过了35岁开始衰老,那么就要锻炼,然后感情呢也要有所收敛,这样才可以细水长流过多的挥霍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事儿。
一个民族的文化,假如取的是渗透的方式,那么它的力量就大而持久。这让我想起了主流宣传的新时代的国家主义精神,什么文明富强,就是文明建设之类的,那不就是用渗透的方式,让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嘛,所以他的力量才会那么的大。
个人对待新事物或者外来的文化艺术采取“化”的态度。才可以达到融会贯通,比为我用的境界。
有了物质享受而不受物质奴役,弄得身不由己,无穷无尽的追求,奢侈恐怕更不容易。人类是最会生活的动物,也是最不会生活的动物,我看关键在于自我克制,关于这一点,我简直太有想说了,以前收入好的时候,几乎可以说不受物质奴役了,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身心自由,一个人无拘无束,真的是想去哪去哪,想怎么花,怎么花,可以说是最会生活的人了,但是也是最不会生活的人是因为什么?有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之后,我们开始没有了自我节制,变得颓废,没有规律,没有节制,反而一点儿也不快乐,所以说高级的自律是学会自我克制。好了,这本书的笔记就做到这里,因为我也没有在记录其他的这本书,应该到这就结束了,想一想福林先生说的话,包括了学习,包括了生活,爱情,个人修养。四个大的方面,如果这些方面我们都能做到,那就很优秀了吧,希望自己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往上卡到那个标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