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八号,我自己的账户转入一笔钱。按照钱的具体数目落款和转入时间,与之前编辑对接时所言,这笔钱是我的责任编辑把我的出版稿费发给我了。是一部即将上线与别人作品的合集,虽离自己独立出书还有一片森林要穿越,但庆幸天已晓,晨光熹微。在穿越黑暗的森林之前,幸而有简书为灯,简友为引,迦蓝虽远也将抵达。
1.数据流量
于是乎,去翻了一下自己第一次在简书更文的时间是2015年7月30号,距今已然一年零两个月有余。
来简书之前,我文章差不多尽数都在腾讯空间。当时点击和关注都寥寥无几,出书好像遥遥无期。其中原因有二:第一,马总推出微信公众号自媒体为王,虽都是腾讯产品,腾讯空间就像是少不更事的新帝宿醉,迷糊间不小心宠幸了洗厕所的丑宫女生下的孩子,虽有王子身份,资源和曝光却都没有分配。公众号虽然比空间年纪小,却好像是与王后所出,自然继承一切资源。
奈何,我知道公众号自媒体体时,公众号已经发展到了中期。就是资源差不多已经被第一批人占尽,自己又没影响力,只能提着一把刀一个人对着空旷的战场干吼:我他妈又来晚了。
第二:我是前年才知道的,空间是内放,不对外搜索的。除非有人将空间文章发到其他地方,通过关键词才能搜索到,否则它们一直都可以呆在冷宫。而简书的文章,除了外放,在百度会优先显示,还会有公众号转载和分享。
最开始我百度简书,有人说你可以写文章,也可以在里面找优质的作者签约和出版。果不其然,在沈栀暖叫我去简书写东西两个月以后,就有美女编辑勾搭我,最后签约某网站。
一年零二个月之后,我的点击量最高的文章可以达到一万八,评论五百七十四,喜欢六百二十一,打赏九。
再整理其他的数据,在简书写了五十三万字(三分之二是以前累积),获得五千二的赞,粉丝一千八百六十。
反观其他平台,豆瓣已然荒废,微博进入后时代,微信公众号开花的已经诸子百家,头条号评论里全都是小编去死。这样评判其他平台好想有失公允,各家平台各有千秋和所长。个人的写作目的不同,阅读习惯不同,自然评判不同,但如果你喜欢“极简”,我会推荐给你简书。
2.个人习惯
我是一个除了坐进观天还固步自封的人,就是惰性成瘾,不愿意做出改变的人。我写一篇文章平均五千字需要三个月,严重的会半年,且经常写断头文。
我觉得自己能够一边工作一边阅读一边写作好棒哦,我好崇拜我自己哦,好想嫁给自己哦。来了简书以后发现,我的妈呀,大神们居然都是——日更!
居然有人每天写一千字,居然还得打卡,居然还有线上线下的阅读写作分享活动。
因为上过几次热门,是虚荣心,满足心,觉得自己可以写得更好,督促着自己每天写作。大半年以后,我居然撑过了今年的【二十一天千字文】。妈妈呀,生活居然有其他可能。
今天看简书首页有一个【国庆写作马拉松】,我一腔热血。然后我下定决心,我不能去,我会死在第三个小时的。第一个小时我会吃光所有准备好的零食,第二个小时我会反思为什么我一口气把所有的零食吃光。
对了,我以前的个人习惯是保持每天三篇文章的阅读和三百字的写作。所以除了一个好的平台,自身的积累和喜欢保持,能力的锻炼和提炼也非常重要。
3.好的作品应该有的样子。
在简书这一年,偶有我喜欢的大神出没,居然还一起参加线上培训课。居然还有一些大神组织写作和阅读,优化别人的写作能力,也有资深行业精英不愿透露姓名,无偿为众人拓宽渠道和整合写作资源。
七月份和简友参加过几场写作集训,以下是一些收获,当时工作真的很忙,消化得不是很好,但希望能给其他简友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
我之前朋友圈转发过咪蒙的【如何写出微信阅读量100万+的爆款文章】,里面有十二点外(你的选题要紧跟热点,你的切入点要独到,你的标题要引发好奇,你的标题要简单粗暴,你的观点要颠覆常识,你能表达情感共鸣,你能输出价值观,你的文章跟“我”有关,你的文章对“我”有用,你的文风足够有趣,你给大家一种不看就有损失的感觉,你的文章最好有点逼格),还有一些补充。
第一:字数。为什么我要把字数放到第一位,因为唐宝也患上了精神没办法长期集中的大众快消症。你的字数最好是八百到两千,干货也好,鸡汤也罢,超过这个字数,读者会忘记你前面到底写的啥,更不会下滑给你点赞。
第二,配图。配图最好能有故事性或者能够暗示一些观点,简书上有人推荐过找免费高清的配图网站,大家可以去翻翻看。
第三,结构。唐宝以前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案例+案例+案例+结论的模式。其实还有其他的文章结构,比如:论点(观点或者结论)+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论点+结论。实际里的文章结构,针对个人写作习惯不同,可以复杂化,也可简化。
第四:逻辑。唐宝以前有逻辑不清楚的毛病,除了以“比喻”做论据,还用“像”,常常张冠李戴,造成逻辑漏洞和断链,自己都觉得不知所云。在这方面,一定要找五个以前的论据,然后筛选最贴切的,一定要多加论证,用词一定要严谨。
第五:视角。故事型的文章,一定要多种角度视角,每个人物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自然说出的话,行动不同,哪怕沉默,也有戛然而止,也有噤若寒蝉,也有瞠目结舌。
第六:行为。每个人物的行为不同,背后的故事也自然呈现不同。哪怕是所有人远观都同一种行为,但是细化了看,仍旧有差异。一起行军的部队里,有人脚步坚定,有人一直闪躲着左顾右盼。坚定的原本就身在老实本分的农家,哥哥把他一个铜钱买去当兵,诓他说当了兵回家就可以娶媳妇了,于是他就乐呵呵的拿着几根红薯出发了。左顾右盼的知道自己行军的部队将要进攻的是麦城,守城的是关羽,哪里还敢往前去,只能一路留心,找一条河佯装落水,悄悄潜水溜走。因为自己原本就是渔家出身,在水里的本事,整个兴旺村都比不上。再者家里的妹妹双目失明,还等着自己回去。以上就是多种行为的因果分析,逻辑链一定要清楚,写的故事一定不要脱离逻辑和人的普遍性。
第七:原型。故事型文章最好有一个故事原型的人物或几个原型人物的优点缺点拼凑成一个故事人物。不需要写独特的人物,不需要独特的人物,不需要!
第八:素材。素材其实是没有原创的,无非是现实里的人物换了背景而已。从现代职场或者家庭,嫁接到了明清或者架空的朝代。素材有人物素材,现象素材,词汇素材,文化素材,都是有一个原本的东西在哪里,你需要提炼,拼接和融合。
第九:积累。你除了需要积累相当多的素材,还需要积累,自己的,朋友的,别人的人生经历。因为很早以前看过的,忘记是看哪一篇的文章里提到,有人给金庸先生推荐一位当代作家,说其作品故事如何如何,金庸先生问其年龄,答曰二十多岁。先生说,罢了。以前我噗之以鼻,觉得是先生对青年作者有偏颇罢了,如今再过几载沉沉浮浮,终于也添了一些其中的明白。没经历过世事,真的很难在生活的原石里,找到不同的翡翠。那会没有经历,有些道理只是懂了,不是透彻,也没有代价和痛彻心扉或者几十年韬光养晦。
第十:定位。文章就是你自己品牌的一款产品,这款产品卖给谁(受众),解决谁的问题,定价是多少,是要经过反复验证和产品修正更迭的。咖啡店很多人都想开吧,你的咖啡店选址,咖啡品牌,咖啡的平均价格,你最开始的定位和最后盈利的定位,以及经营方式中间会经过很多修正。你原本开在高档社区,结果压根没人光顾,结果你搬迁去了商务区。你产品定位为精英人群,结果这部分人只占据你市场的五分之一。倒是旁边的大学生,经常来这里吃原本作为配菜的三款甜品。所以后来你不仅仅换了店址,还换了招牌,换了营销对象,还换了主菜。
最重要的一点:用心。用心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不要被以上二十二点迷惑,不要在意那些条条框框。我既支持文章随心而写,写给自己看,如同自己用泥巴捏个船,自己看着好看就行。也支持文章有章法,需要多重加工和涂饰,如同泥巴晒干,筛选瓷土,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烧窑,出窑,一件精美的瓷器。
简书的首页有很多热门文章,我最开始提笔的时候,不爱分析,一根筋的写故事型文章,短则五千,长则一万的写,你懂我的结局。后来分析了简书的基本受众和自己定位的读者群,以及自己所长,到现在我都给自己的语言风格和类型没有定位。语言上我一会儿古,一会儿今,一会儿雅,一会儿痞。文章类型,那简直一个乱。我写过二百多篇文章,有长篇,短篇,有诗歌(现代诗,古体诗),有干货(职场干货和音乐写作),将来还打算写教育。
简书有很多的群,读者群,作者群。我经常听到一些忧虑,那些忧虑我也曾有过且反反复复。无非是自己想太多,而做太少,其实你提笔写就行了。读者自然会给你反馈,让你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路。有位作家前辈曾经送给我四个字用正楷所书:无远弗届。
志之所驱,无远弗届。
作者:唐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