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不敢拆开的证书
讲师班结束已有两三个月了。可是刘老师寄来的讲师班证书,我迟迟不敢打开。以前刘老师寄来的各类证书,我都是满怀期待。充满喜悦的心情打开他们的。可是唯独这张讲师班证书。从我得到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现在,我却怎么也打不开,想打开又不想打开,拿起来又放下。想打又不想打开。就这样的心情。一直持续到现在。想打开看看证书,又不想打开,是因为内心充满着一个不情愿,就是不想打开来看。就这样的情节,一直在时不时的,纠缠着我。也曾经想为此在群里进行约练,但是一直没有谈及这个话题。刚好在刚刚上高级地面课程的时候。碰到了我们温柔似水的岳老师。一下子碰触到了我这一个情节。昨晚就邀请岳老师做我的咨询师。进行了这场探索。
没想到,在岳老师温柔的,基本功深厚的,不急不缓的,灵活多变的问话技巧上,看似一个不着边际的话题。到最后,却探索出来是自己对刘老师的那份敬畏。纯粹到极致,真诚到透明。
体会到了,刘老师在高级班上所说的——你有没有用心的在听我说?你有没有努力的在听懂我说?
岳老师用灵活多变的外化技巧,让我和证书对话。她又自己化身为证书,给我对话,她说出来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我描绘不出来的那份情感。真正的听懂了我。从灵魂深处共情到了我。原来我的内心深处,敬畏刘老师,敬畏这张证书。它不是一张纸,我不愿意去亵渎它。
岳老师问我,你是希望我给你解决问题呢,还是希望我陪你来聊一聊看一看呢?我说那还是希望能够解决问题是比较好的。她却说。对不起。我不能够帮你解决问题。可以陪你去看一看,聊一聊。你看可以吗?我很吃惊。大家公认的这些优秀的老师们。就是这样的,开诚布公,真诚的,把咨询的边界和设置说的明明白白。刘老师一再强调,边界和设置对于一个咨询师能否走得长远,非常重要,
原来是我的初心惹的祸。我走进讲师班,只是一份好奇。想看看到底刘老师的讲师班讲的什么内容?我也听过好多好多家庭教育讲座。难道不一样吗?所以。带着这份好奇,并不是抱着想在讲师班学到什么。所以别人练习去讲课。我不去讲。同伴磨课我好多次不参与。刘老师独特的授课方式——场景法,代入法,代入翻转发。特别是带入翻转法。我怎么样我就领悟不到。就是翻转不过来。轮到我督导磨课了,刘老师亲自敲我。亲自己详细的再传授一遍。可是我还是似懂非懂。过后,刘老师又专门写了一篇分享——带入翻转的方法。可是我不听话,照做。没去练,就是不会。一年了。就这样讲师班毕业了。
我花钱只买了印有讲师证书文字一张纸。
我感受到刘老师在打印,分发出去的每张证书,都包含着他的那一份希望。希望每个人都学有所用。因为我们都是他的嫡系成员。每一堂课刘老师都把自己所做的,有效的,毫无保留的,倾心的,念念碎的,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传授给我们。纯粹到极致,真诚到透明。
这张证书,不再是单纯的一张纸。它是有价值的。包含着师生双方的知识的输出和输入,包含着情感的链接。原来我内心深处不愿意亵渎它。敬畏这张证书,敬畏刘老师。
所以。我才有了这份纠结。
现在打不开就打不开吧。知道了自己在乎的是什么,所以就随心所愿吧。
很感谢岳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我的陪伴。让我体验到了资深的咨询师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在乎什么就是做什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