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开学季。
又到了家长为孩子选课报班的时候。
可是今年,因为疫情,有了大不同。
整整八个月,人们就像做了一场梦,孩子要在家里上网课,家长要上班,还要照顾到在家上课的孩子,可以说家长们早就昐着孩子们能正常开学了。
孩子们放的是寒假,再开学,已经过了暑假,进入了秋季。
前几天,在朋友刚开的酒吧,跟两个朋友聊天,也谈到了这点。
我们也感慨颇多,世易时移都难料,很多行业、很多人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有的艰难地挺过来了,有的黯然离场。
王老师,是个画家,但他涉猎的行业挺多,不过有一个基调,就是都跟艺术有关,不管是开学校,还是办美术馆,还是开这个酒吧,一脉相承,艺术是不变的底色。
当时没有客人,只有我们三个人,一楼的布置,给我的感觉是简洁,大气,有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是感觉出来的,不是嗅觉,而是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
他说,我做所有事情的基调,就是艺术生活化,生活美学化。
我说,能感觉出来,你是特别随性的一个人,总是保有对生活的那种如孩子般的童真,还记得那天晚上的交流吗?
他说,你是说我在万博夜市“摆摊"过瘾?
我说,对,当时摆地摊正浓,你的“地摊"与众不同啊,别人卖实物,你卖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
想知道他卖的什么吗?下文告诉你。
他说,越是这个时侯,越要更加融入生活,探寻一种可能。
人们受疫情影响,消费会更加理性,那么,好品质、有想法的东西,自然会成为首选。
我说,对,好品质、真正能帮到人们的东西,节省了试错成本,反而更受欢迎。
你总是能不为外物所动,有自己的想法和节奏,你的画是这样,刚看到酒吧里的布置和氛围也如此。
他说,嗯,我喜欢道法自然。画画也好,讲课也好,开酒吧也好,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不强求什么。
小宁说,看你的画,给我的感觉很舒服,清新自然。
他说,在我的画里,更注重自然形成的效果,不去拘泥于某种方法,怎么自然怎么来。也许某一点和主画面格格不入,但是,我会用人为的自然把控的能力,去协调画面,错误的部分也许会成为精彩的部分!
做事也一样,圆融自然,一切都是为未来的准备,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小宁说,我就欣赏王老师这一点,不张扬,不媚俗,随心所欲。
我说,对,他十几年前就开过一次酒吧,想开就开,想关就关,“任性"得很。是呢,后来为啥又关了呢?
他说,体验过了,感受过了,就够了,自然就关了。
看看,这是多任性。
继续说关于品牌的事情。
王老师早就已经有自己的品牌了。
小宁说,在城市里,品牌是未来消费的核心,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件衣服吃顿饭,都在寻找信得过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往往都是经过口碑传出来的。
做品牌,形成品牌当然是需要时间的,有了时间的积淀,有了一些客户的认可,很自然,口碑就出来了。
我说,对,就像吃饭,很多饭馆开了关,关了开,今天还是川菜,隔一阵儿就成了羊蝎子,老板的面孔经常变换。
你说是受疫情影响吧,那人家小放牛,还是川流不息的食客。
人,最难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其实每个人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有品牌,人品当然也有金字招牌。
小宁说,比如买辣酱,很多人只认“老干妈",老干妈这个品牌,伴随了很多人的成长,满足了很多人的味蕾,甚至很多留学生在异国它乡吃饭都离不开老干妈。
陶华碧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这一件看似小小的事,但她做到了极致,实实在在,童叟无欺,品质一流。
我说,比如我们远方文学的创始人老寇,他就很欣赏老干妈,他也说自己21年只做了一件事:远方文学,花开远方,让孩子们享受更美好的语文。
21年,从一个小小的油田小城发展到全国31个省的700多家校区,从小城3000多人学习,到如今十几万人同时在学。
五年前才开始全国布局,而前面的16年才是真正的积累,做到极致。
王老师说,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一样。
你相信有,你看见了,它就真的有,而且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就像你们的远方,老寇一定是看到了这些,才坚信,才全力以赴走下去。
你犹犹豫豫,不相信,那就看不到,就像挖井一样,总抱怨挖不出水来,是因为你不相信你自己的判断。
我说,其实,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会形成细分领域,这些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就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因为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困难症,索性,我们直接帮他选了,就像我们远方,只做语文,把语文做到极致。
跟语文有连带关系的是史地,那远方总部就开发出了趣味史地,基调仍然是语文。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专业化,日复一日地去做,总会找到切入点,满足人们的需求。
王老师说,别只是干说了,咱们来点鸡尾酒?
小宁说,好啊,咱们也摆摆龙门阵……
这是第29篇,固定每周一三五发文,敬请期待下篇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