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就是一段回忆,每朵回忆的浪花汇成了人生的长河。
小时候家里的墙上挂着很多相框,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有一面镶着玻璃。把照片放进里面,挂在墙上就可以随时欣赏照片,或是向别人炫耀某个辉煌时刻。有个亲戚曾经跟毛主席合过影,那张巨幅照片就挂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有人来做客就介绍一番,很是自豪。
那个年代单人照很少,基本都是大合影或是结婚照,而且都是黑白的。在一大群陌生人中找自己熟悉的面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再不然就是在一堆脸中找到你认为最美的最帅的脸也很好玩儿。
听老人们说过去的人不知道照相的原理,说那个机器一闪就会把人的魂魄摄了去,照一次相就丢一次魂。所以那时候的人都不敢照相,留下来的照片也少得可怜。
后来生活富裕了,照相机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那时的照相机有个很呆萌的名字叫“傻瓜”照相机,顾名思义,连傻子都会拍照的相机。只要打开镜头盖,对准要拍摄的人和景物,按一下快门就OK了。这时期的照片也变成彩色的了。
但那时照相需要胶卷,照完还要冲洗相片,如果一不留神,胶卷曝光了,就全都白照了,即浪费钱又浪费表情。
记得小学毕业时,班里一个同学家长说要帮我们照相留念。那时大多数人家还没有相机。我们都很兴奋,来到人民公园,三三两两,集体的,和老师的,摆出各种笑脸。可惜后来班主任说胶卷曝光了,只有几张班主任和个别同学的,大家都有些失望。
九十年代末我跟老公相识,买了一台傻瓜相机,于是相册里多了很多我们四处游山玩水的照片。我们笑得有些羞涩但是眼神里都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在胶卷时代的尾声,我的女儿出生了。我天天没事就围着她拍照。她的每个成长瞬间都被我抓拍下来,哭的,笑的,跑的,跳的,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我家的相册也急剧丰盈起来。每每翻看相册,我都会忍俊不禁。
时光飞逝,很快数码时代到来了,再也不用那些劳什子的胶卷了。数码相机,单反,智能手机接踵而至。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手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都是活动的画面,音象全景再现,全方位保留鲜活的记忆,生动记录生活的不同阶段。
茶余饭后,翻看相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人已经和我们阴阳两隔了,很多也早已物是人非。但每张老照片背后隐藏的那段往事却能使我们沉思良久,忘我神游。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心脏停止跳动只是生理生命的结束,并非一个人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当你存在的痕迹在他人记忆里消失,整个世界与你再无关系,那你就真的死去了。
在爱的记忆消失之前请记住我,记住我最美的笑容,也记住我流泪的脸庞。记住我夕阳奔跑的青春,也记住我白雪中独行的背影。这样我的形象就不会消失,老照片会证明这个世界我来过,也爱过!
所以爱的反义词不是不爱,而是遗忘。也许在很久以后的某个时刻,一个小可爱会用稚嫩的小手指着一张老照片里的我,仰头稚气地问旁边的大人“这个人是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