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主持人董卿火了——经典诗词信手拈来、一颦一笑气质如兰,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知性温婉……,冠军武亦姝火了——简素衣裙,吐诗如兰,答题迅捷,淡然自若……目之所及,都是这些火火火的文字在晃,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世人的眼球,冲击着男女老少的心坎;媒体要争相挖掘董卿的“诗性”成因、要争相采访武亦姝了,学生要争相效仿武亦姝了,家长要鼓励孩子向武亦姝学习了、要为孩子报国学学习班了……似乎国人的诗性一下子被唤醒了。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教大国,是世界唯一“以诗(《诗经》)为经”的民族,只是我们快速发展的社会,人心早已浮躁,已觉诗词是无用之物,顶多认为那是陶冶性情的娱乐玩物而已,更加不可能认识到诗词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诗教国度”就这样沉睡了。
明星高晓松曾经有一段肺腑之言“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我非“跟风”者,也并非诗词研究者,只是一个诗词的受益者,感激诗词带给自己的享受与美好。
诗词最能体察我们的内心,诗词最能助长我们的气势,诗词最能滋养我们的灵魂:当看到天边的飞鸟,能感受到或者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是诗词带给我们的一种唯美,生活就此变得唯美;而只能感受到或者说“卧槽,好多鸟”、“多呀多”、“美呀美”的,那是精神家园的枯竭、贫困,生活仅仅是活着。
诗词,你读或者写,都能给你享受、给你美好,因为读写诗词总能激发或唤醒人的真性情,能让一树一木、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一尘埃一阳光、一鸟语一花香……的温度优雅你的言行、浸润你的人生。
读写诗词的人,无论你历经怎样的沧海桑田,翻黄的皮肤、爬山虎的皱纹……但眼眸子永远都是清亮闪烁的,充满美感的,因为他的内心永远都是富甲一方: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上云卷云舒。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所以,孩子,不管谁火不火,不管有没有冲击大脑的声光电,你都应该像恋着一朵花般爱着诗词,让其常驻心间,滋养心田;未来的路是风雨险阻还是阳光明媚,你都应该像恋着一朵花般爱着诗词,驻守永恒的精神家园,让其伴着你勇敢、坦然地走过每一段路。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