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金忠明教授谈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有得
培训式学习很多时候是被动接收和接受。但我们却需要一种主动吸收、选择、拿来的姿态。“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还要沉着,勇猛,要挑选,有辨别。
今天,培训的第四天,金忠明教授的讲座,有什么可以“拿来”呢?我们都可以有自己的视角和解读。我的所得概括为一个词便是:终身的修养!
读一本书,我们不能跳过序言或引言,因为全书的核心观点或主张,往往蕴藏其中。听一堂课或讲座,我们也不能忽视老师的导语或引子,因为课堂或讲座的动因和价值,要阐释或解决的关键问题往往在这里"点到为止"。
金教授要给我们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评价》却花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入题"。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他的"忽悠"手段,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他的教学铺垫。他的引言说了三点:1.教师专业化认识的共识性误区:教学能力。2.国际教育界评价教师的标尺:不尽相同,又相融共通。3.中国教师的"三明治"式知识结构:不能内化为能力,让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时捉襟见肘。三个内容看似割裂实则交错,指向同一个意旨:我们的知识结构急需调整、完善和更新。变两头薄,中间厚的"静态"结构为以"实践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动态结构。
引言的最后金教授给出了教师知识结构的"应然"样式。他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知识和核心竞争力就是实践的知识和能力。这也就是很多年前舒尔曼提出,目前已经被前沿学者关注和接受的"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遗憾的是金教授此处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但我们能接收到一个强烈的信号:今后我们应该在自己的专业提升和对教师的专业引导中重视积累和完善这一被誉为教师最有用的知识——PCK。
接着金教授解读了"教师面临的六大挑战"中,让我们强化了一种认识: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养。
知识的高度分化与整合,知识大量增生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互联网和资讯化时代教师权威的重新整合和塑造,课程"双构"时代师生之间的双向建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转变,理论与实践分离等等,都给教师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将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谈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时,金教授漫谈式的阐释中强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路径:反思。教师发展=经验+反思(金老师称之为"推石头"和"滚石头")。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反思性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始终是那个重复地推着石头的西西弗斯,只有基于不断的经常性反思的经验才能让我们通过"推石头"站到高位,将实践变为智慧,实现连续性生长。这个烙印又在我们的脑海里深了一层。
在谈到“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因素”时,金教授在略带聊天式的调侃和轻松的互动中让我们感觉到: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选择判断的智慧,区分得清楚哪些是自己需要干的事。只有把"书本的归书本,学生的归学生,电脑的归电脑,父母的归父母……"一句话,只有解放自己,不搬运,不替代,我们才能用时间换来成长的空间,才有专业发展的可能。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金教授认为:“教师的工作应该是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用百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点化、点拨学生”。
这样的言论似乎有些“不务正业”,实则深谙教师职业的真谛。我想苏霍姆林斯基那句经典的“我在用我的一辈子备这堂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著名的教育家于漪先生曾多次感慨,“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想不管当初我们是不是自觉的选择,既然选择了,“教师”就应该成为我们终身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