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阿静123
01/未知苦焉知乐!
我只是突然难过了,因为明天上班了~
对于快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终其一生,人们都在追寻各自想要的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又有几人能熟知,自己想要的快乐是什么?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越发难以快乐起来。我想,或许不是我们越来越难以快乐,而是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一旦偏执的追求快乐,便越来越难以快乐。
小时候吃一包辣条就可以很快乐,是因为只享受吃辣条本身的味蕾的愉悦感,而没有过多的关注其他。比如,辣条不健康、不卫生......
未知苦焉知乐!快乐和痛苦相辅相成,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珍惜快乐。林夕在《你非不快乐》这本书中对快乐追求这段写得特别好:
如果你寄情于许冠杰所唱:“快乐,是回家往浴缸里的一浸。”擦干身后呢?那只是用肉身的享受减压。那是一时的快感。
假若你把快乐寄托于每晚的节目,节目完毕后呢?那是一时高兴。乐极不可能永远忘形。
要是你将快乐交于爱情,以至结婚生子,那是长期替欢愉幸福卖力的豪赌,付出代价后赢了快活,万一输了呢?
即使你天生乐观到对老兵生死视若无睹,总难逃幸福并非必然的现实。
的确,快乐有太多近亲,开心 、放怀、高兴、快活、狂喜、兴奋、喜悦,在生活逼人及时行乐的大势中,很容易令人忽略了快乐的母亲,安乐。心境不能安乐,如何可保飘忽无常的快乐?
其实,快乐的天敌比近亲更多,不用佛家的三毒五欲五盖无明又长又深奥来吓人了,这些人性带来的,就简称烦恼与痛苦。从写作的思考过程,生成长的经验,以及我的信仰都告诉我,不面对认识痛苦,找到灭苦的方法,就只能靠逃避来享乐,依然与快乐无关。”
说白了,这本书没有列出一千种快乐的方法,一万个快活逍遥好去处。还没放下心里的包袱,逍遥得到哪里去?
没提供心灵的鸡汤,汤只能补身,我不自量力试图扮神农尝草药,所以选择残忍地把这包袱打开,理解痛苦的来源,才能为心把关,中有心无挂碍,才能让烦恼与痛苦贬值到视而不见,才能找回快乐的生母:安乐自在。
再说白点,举例,关于爱情,因安乐而快乐,就是做到“不错过任何挑逗,也不为任何人等候”,“不给我的我不要,不是我的我不爱”。
我想有时候,快乐也许需要一个载体:
没有经历阴雨天的阴冷,不懂得晴天温暖的快乐;
没有经历忙碌奔波的工作日,不懂得假期闲着无所事事的快乐;
没有经历写自己不爱写的文字,不懂得写自己想写的文字的快乐;
回老家看爷爷奶奶,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天空的云朵触手可及,仿佛离天空那么近,但明明那么远。
呆坐在老家院子里,仰望天空,风吹云动,静静发呆,不一会儿,云朵都散了。只留下一片蔚蓝的天空,是呀!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又有什么不变呢!
02/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
“原来你非不快乐,只有你一人未发觉”在九五年的时候,曾经在报章专栏被评为,林夕写过最悲伤的歌词。
倘若自己失去感受快乐的能力,那么你怎样才会快乐。如若,自己都不快乐,又怎么把快乐带给别人。
那么为什么,自己觉得自己不快乐,对自己要求越高,越不快乐,得过且过,反而生存得肥肥白白,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哪些快乐的人大多没有什么烦恼,简简单单。
因为简单,就是一种快乐。
快乐来自于心境,当你做一切事情,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也很少为自己辩解时候,你获得快乐的感知能力可谓是比不快乐的人多的多。
很多的不快乐来自于执念。偏执会把快乐演变为不快乐。比如说:“一个人有所热爱某件事,本身是莫大的幸福,但是热爱变成酷爱,就成了偏执,一旦过于偏执就很难开心起来。”
就像我,之前太在乎能不能拿到原创,在乎阅读量。我把我写作的侧重点偏了,偏执使得我,有时候熬夜写作,有时候睡觉也在想标题,这种偏执带走了我的快乐。
要灭苦,先破执,不固执于追求;不以强硬为手段,不以拥有为目标;心没有负担故无重,没有挂碍,才能自由自在。所谓心事,不过一时不如己意,执着于自己描画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烦恼。
后来调整心态之后,不忘初心,回归最初为什么开公众号。我更注重自己生活的记录,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本身其实也就是在写给自己看。即使,全世界没有人为你鼓掌,也要自己为自己高声歌唱。
特别郁闷时候,看看苏东坡老先生在《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人遇到下雨天遍会抱怨天气不好,其实下雨天也可以很美,不是天气不好,而是对于心态问题,下雨天也是寻常天气的一种,为什么因为下雨就要抱怨鬼天气呢!
特别欣赏苏老先生豁达的心态,不在意穿林打叶的雨声,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地行走。因为对于他来说,无所谓风雨,无所谓天晴。
若你也遇到郁闷的事情时候,对自己说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