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记载了一件“吃茶去”的事。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非常喜欢饮茶,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也喜欢用茶来做禅语。有一天,一位云游的僧人到了观音寺,从谂禅师就问他:“你以前来过这里吗?”僧人说“来过。”从谂禅师点点头说:“吃茶去。”过了段时间,又有一位云游的僧人到了观音寺,从谂禅师就问他:“你以前来过这里吗?”僧人说“没来过。”从谂禅师点点头说:“吃茶去。”
负责观音寺后勤的大和尚就问禅师:“师父,来过的您让他‘吃茶去’,没来过的您也让他‘吃茶去’,为什么呀?”
禅师对他也只说了三个字:“吃茶去。”
在从谂禅师看来,“吃茶”既是日常生活,也是修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禅茶一味”。
在讲陆羽的时候,我也说过,他从小生活在竟陵龙盖寺里,跟着智积禅师长大,受禅师熏陶,系统地掌握了种茶、采茶、炒茶等技能,对茶道也有很深的理解,才在崔国辅的引导下写出《茶经》,真正使茶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为什么茶与禅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契合。
一是因为茶的生长环境与寺庙相契合。陆羽《茶经·一之源》中讲“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阳崖阴林紫者上”也就是说以生长在幽野之地、向阳山坡、碎石间的茶为最好。而寺庙的选址也都在环境幽静、山林茂密、向阳背风、水源丰富的名山大川。两者有着天然的高度的契合,所以寺庙周围多有优质野生茶树,僧人们再有意栽培,自然就会有好茶。
二是由六祖慧能创立的禅宗,崇尚静虑、修心、顿悟,这也与品茶时凝神、聚心有着高度的契合。从而形成了以“正、清、和、雅”为中心的禅茶文化。“正”就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既是一种普通人的正确生活标准,也是修行者修习智慧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清”就是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系无缚的空灵自在、湛寂明澈、圆融无住的纯净妙心。“和”就是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雅”就是脱俗,即情趣高尚、超凡脱俗、意趣深远、正而不邪,富贵不矜、贫贱不卑、出淤泥不染、做而无做、无做而做。
三是茶的本味是苦涩后清淡,回味有余香,这种本味与禅宗平淡清苦而颇得妙悟的生活也非常契合。禅宗倡导从日常生活、从平凡小事中去顿悟,明心见性;品茶悟道同样也是从日常琐碎的茶中体悟人生哲理。
我们再从既是僧人,又是诗人的皎然的一首茶诗,来品味“禅茶一味”的真谛。
《山居示灵澈上人》
清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
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
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同样是清明,杜枚眼中的行人欲断魂,而皎然眼中,却另一番景象,万物返绿,山气暖融,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万亩禅茶伴身旁,身轻气又爽,焕发着无限生机。就连柳树都可以做书札,天上的云卷云舒正像时装秀一样在向我们展示最新款的僧衣。正像陶渊明所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己也是被功名所累,心静了僧侣生活看似苦其实很快乐,人与自然完全融合,达到了禅悟的境界,随处自在。
说得够多了,大家一起“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