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关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对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员队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必须把强化理论武装摆在首位,引导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一方面,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传统的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固然重要,但在信息时代,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阵地。例如,通过开发线上学习课程、推送学习资料、组织线上研讨交流等方式,让党员随时随地能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知识获取,而要引导党员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让党员在实践中感悟真理力量,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严格管理监督,确保队伍纯洁。党员教育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严格管理监督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监督,才能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首先,要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内容,将党员的政治表现、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纳入考核范围,做到奖优罚劣,激励党员积极履行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确保党员始终处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其次,要加强纪律监督。党的纪律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对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通过严格的纪律监督,让党员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规矩。此外,还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存在的问题。
注重实践锻炼,激发奋进力量。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党员的素质能力,使其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因此,注重实践锻炼,激发党员的奋进力量,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搭建实践平台。党组织应结合实际,为党员创造更多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例如,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治理、投身乡村振兴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增强宗旨意识,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党员在实践中勇于担当作为。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党员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积极投身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要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同时,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实践锻炼的指导和帮助,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党员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唐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