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育儿1年10个月,经常听到要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可是,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真的知道吗?
如果孩子的想法,其实跟你完全不同,那,家长岂不只是自以为育儿水平很高,一切尽在掌握呢?如同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绝对处于中等水平之上,陷入育儿领域的乌比冈湖。
最近女儿变得有点霸道,像个出门后到处抬腿撒尿的小狗,在各种地方标识所有权:别的小朋友坐了她车子,她要哼哼哼表示抗议;爸爸抱了其他小孩,她也要伸出手求抱抱;甚至平时都不爱玩的滑梯,看到其他小朋友想玩,就干脆抢先坐在上面不下来,企图用这种方式永远霸占。
果冻!你要学会分享啊。如果强行要求她做出让步,那后果很可能是「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鼻涕眼泪齐流,嚎哭共白眼一色。
都是你惯的!果冻妈控诉。呦呵,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必须写篇文章掰扯掰扯。
02
就拿果冻不愿意“分享”这件事来说。愿不愿意分享,其实本质是对物品所有权的认识。9个月到2岁,是孩子“物品绝对占有时期”,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无法理解为何自己的东西,要拿出来和别人共享。
这种认识,大概等同于成人世界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我们都知道,孩子面对成人世界,就像格列夫进入大人国一样,一切事物都充满威胁和挑战,而孩子又是需要“控制感”的。如果在他的世界里,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却不知道何时会被要求“分享”,这种失去的威胁,必然会引发强烈抵抗。
我和其他小朋友嬉笑打闹,果冻不乐意;看到我被小朋友用气球敲头,果冻也会“不要不要”的反抗,这些表现,都是保护自己“物品”的反应。一句“我哒”,就是对所有权最庄严的声明。
从3岁开始,孩子才会理解交换的概念,才能明白自己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失去。
这是一个必经过程。如果着急孩子不会分享,从3岁以后再开始也不迟。
03
孩子对物品有个执念:是谁的东西就是谁说了算,没有变通的觉悟。
有个例子是这样的,研究人员给小朋友念故事,桃子正在用蜡笔画一张生日卡片,这张卡片是送给妈妈的礼物,桃子已经画了一下午了,就要大功告成。这时果冻跑过来要拿走蜡笔,而蜡笔也的确是果冻的。
研究人员问7岁以下的孩子,你是支持桃子继续用蜡笔呢,还是支持果冻拿走?
与成人的答案不同,绝大多数孩子都支持果冻拿走蜡笔,因为孩子的世界观是:谁的东西谁说了算。他们还不会考虑使用者的需求。
所以,如果此时怪果冻,你怎么不会分享呢,这样太自私啦......其实这么做,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特点,他们看似蛮不讲理的举动,其实正是捍卫自己的所有权的表现,凭什么我的东西,我自己说了不算?
观察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一个小朋友拿出遥控汽车,其他孩子明明很玩,但绝对不会上手去抢,或者耍赖大哭,他们只会围在遥控汽车所有者身旁,大献殷勤或者出谋划策,就是为了博得好感,以期自己有机会玩上一玩。
成人的世界可不像这样,我喜欢我有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挖墙脚、厚黑学、昧良心、三十六记......对规矩和所有权的尊重,孩子其实比成人讲究多了。
04
最后一点,对物品的珍视程度,孩子与成人也完全不同。
许多时候大人不理解,不就是个玩具吗,给其他小朋友玩会能咋地。从外面捡了个玻璃球?呦,多脏啊,赶紧给我有多远仍多远。用积木搭的城堡塌了,那就重新再搭呗,至于哭个半小时还停不住吗?憋哭啦,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
或许一个滑梯,一片小树叶,一只壁虎,就是孩子珍视的东西,就是他现在的整个世界,即使我不摸不玩,只要我知道你还在这,看你一眼我便是晴天。
所以,如果以成人的标准看待孩子的心爱之物,然后再强硬地把他们的东西分配给别人,对孩子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偷窃。
如果还不理解,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假如你被迫把自己刚装修好的房子给别人住,是什么感觉?
那对于缺少分享兴趣的孩子,究竟该如何引导?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循序渐进 不要勉强
分享意味着关爱,但3岁左右难分享,因为他们还无法知道别人怎么想,不能体会别人的感受。那就没必要勉强,先从轮流、交换做起。「先给你玩,你玩完还给我好吗?」「我可以给你,你可以拿别的和我换吗?」
引导观察和反思
不要小看孩子的观察能力,在一群混乱的孩子中,他们完全有能力分辨出谁说了算,能看懂分享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该如何学习借鉴。
不论分享是否成功,都可以重新和孩子梳理事件过程,让他们从实战中积累经验,逐步学会社交规则。
体会分享的感受
德国有项研究表明,鼓励孩子思考分享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情绪,比如想象自己或他人的高兴、悲伤,孩子会更慷慨。
我在果冻身上实验了下,先要求她把多的帽子借给桃子姐姐,她非常坚定的拒绝,不要!我又说,桃子姐姐给你玩滑板车的时候你高不高兴啊?如果桃子姐姐不带帽子感冒了,她会很难受的。
果冻想了想,主动把帽子塞给了桃子姐姐。
所以啊,只不过是分享一个问题,就牵扯到这么多成人应该知道的事情。我们给孩子贴上了粘人、娇气、任性、不爱分享、自私标签的时候,判断真是准确的吗?我们有更科学的对策来帮助和引导孩子吗?
虽然我赞同“父母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的观点,在育儿上不要过于纠缠细节,做好自己,孩子就不会太差,但当我们对自身缺点不自知时,又如何避免孩子不被意外伤害?
如同去体会别人的感受,我们真做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