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爱,请用正确的方式对待

文 黎浩楠

1

老板投资三亿,在县城办了一所九年一贯制私立学校。开校之前,我是城区的招生负责人。我的重点工作就是招生,一方面希望找优生来塑造口碑,另一方面,也想找典型的问题学生,然后通过我们的教育,让社会、让家长看到实实在在的转变。我的团队会在闹市宣讲办学理念,会收集有意向的信息,也会家访,对这些信息进行后续跟进。

购物街一家童装店的外面,摆放着金色的秋千。小巧的秋千,就连成年人,也很想要坐上去,荡上一番。四五个孩子围着秋千架,像看珍奇的动物一样,眼睛里充满了欣羡。他们都是很可爱的孩子,我走过去,想要知道他们的名字。一个眉目清秀的小男孩,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亲切地向他问好,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并不怯生,看着我眼睛,认真地回答了我,仿佛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他叫古月天,名字很好记,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叫“五月天”的乐队。其他的孩子,不及我挨个询问,像背《三字经》一样,把自己的名字背给我听。生活在街上的孩子,到底乡村里的不一样,不会像文学作品里的水生,即便见了父亲的朋友,也都还要躲在父亲的背后。他们的名字都很好听,仿佛人类文明之初,来自大自然中最质朴的音节,未经雕饰,浑然天成,带给人听觉上的享受。

可惜的是,我没能一一记住他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小男孩儿。他穿得干净整洁,短短的头发,被理发师做出了很酷的造型,一双眼睛,充满了灵性,一看就知道,准是那几个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他指着身后的服装店,说那是他妈妈开的。聪明孩子的家长,我都很想见一下,和他们聊一聊,期许有教育方面的新收获。

早在一年前,有朋友建议我花一些时间,写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无奈阅历太浅,都无从下笔。到了一年之后,也依然如此。现在我想要和家长谈,并不是出于写文章的需要,而是有了更深的立意,招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祖国的发展贮备更多的人才。岁月的流逝,往往使人有更高的觉悟。

我走进店里,柜台后的老板娘立即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我随便看。她显然是我把当做挑选衣服的顾客了,商人常有的迎客微笑,在她的脸上显得有些不自然。我介绍了自己,说明了来意。我告诉她,古月天是很聪明的孩子,应该放到一个好的环境中,让他获得更好的发展,并试着帮他做了人生规划。她很感激,但在孩子是否聪明问题上,和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她认为她的孩子一点儿不聪明,或者说达不到她想要的聪明程度。她说他的孩子不好,不服从她的管教,学习也不认真,一天只知道玩。我瞟了一眼古月天,他正坐在秋千上,无忧无虑地晃动着。另外的几个孩子,帮他摇着秋千,好像他就是一个小国王。至于他妈妈的话,我难以置信。

出于对她的尊重,我继续耐心地听她讲述关于孩子的事情。有好几次,我本来是要打断她,纠正她对于孩子的偏颇的看法,然而她太过强势,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我找不到任何插话的缝隙,只有任她的话语之流奔腾而来。

2

她的孩子今年七岁了,以前他们在浙江打工的时候,古月天就在浙江读书,后来她回到丈夫的老家做生意,把孩子也着转了回来。然而,在转学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些困难。这就导致了古月天在浙江读了大班之后,回老家又读了一个大班。如此一来,孩子就感到倦怠了。用她的话说,就是孩子越来越不省心。回来后的这两年,特别让她头疼。

古月天比别的孩子稍大一些,身体也非常健壮,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在同龄人中无所畏惧的资本,反正老师和同学经常在他妈妈那里告他的状。一会儿把这个同学的铅笔弄断了,一会儿又把那个同学的橡皮搞丢了,又或者是把另外同学的本子给涂花了。多的是他的不是,她整天也为此焦头烂额。

我听着她讲,不时地瞟一眼秋千上的月天。我总觉得她说的孩子,和眼前我所见到的这个荡秋千的孩子,判若两人。她也不时地看一下我的眼睛,似乎在寻找理解与同情。但我的表情里却充满了质疑。这大概是被她看出来了,因而她又大肆渲染孩子的不好。说她的孩子还要拿她抽屉里的钱。她觉得这完全不能容忍,我看见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变了脸色。她大声呵斥她的孩子,让他到店里面来,承认他拿她钱的事情。

她的声音像一把尖锐的刀,逼进来了她的孩子,吓跑了其他的孩子,也刺痛了我的心。这时候,只剩下金色的秋千,还在寂寞地摇晃。

孩子被吓得暗了脸色,仿佛天空布满了阴云。他蜷缩着身体,好像掉进水里之后,又被救了起来,打湿了羽毛,此刻正在瑟瑟发抖的小鸟。我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好像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任何言词,这时候于她而言,都不过是火上浇油。我安静在一旁,忍受着素手无策的折磨,一边思考着,怎样平息这位妈妈的怒火。

她的一些语言委实让我震惊,我都不敢相信这是孩子妈妈说的话。她对着孩子发威,恐吓他,下次再悄悄拿抽屉里的钱,定要砍下他的手来。她说她能生他养他,也能不管他,遗弃他。这些语言,她脱口而出,像万千暗箭,喂了毒药,八面而来,让人猝不及防。我难以形容当时的难受,如果非要找一个词语的话,那便是“恐慌”。这一幕,即便在之后回想起来,我都心有余悸。

孩子当时的心境,我也难以揣测。我不敢看他的妈妈,只是用坚定的眼神盯着他,给他鼓励,让他拥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的艰难;同时也请求他的宽宥,让他不要责怪他的不太冷静的妈妈。孩子看起来没有丝毫畏惧,想必这样的数落,他已经不是首次经历了。那如同鸡蛋的心,或许已被悄然打碎,代表着希望的蛋清,也已经流淌尽了。

现在的他,也许被绝望层层包裹,只剩下绝望的空壳,因而他显得从容淡定,毫无惧色,看起来都不像一个孩子,而像一个饱经风霜,历经沧桑而且行将就木的长者。眼睛里充满的不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单纯,而是对世界理解透彻之后的乏味与深邃。

他的妈妈其实很爱她,只是方法太极端。我待她情绪平稳了之后,离开了她的服装店。门口的金色秋千,无人问津,静静地悬挂在那里,仿佛是累了,沉沉地睡了过去。

3

我把月天家的情况讲给校长听,校长听得眉头紧锁,立即调整了第二天的安排,决定要到月天家的服装店里去看一看。月天来不来我校读书已经是次要的了,我们只是想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一个家长,改变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二天,我跟校长走进月天家的服装店时,他妈妈一脸诧异,或许是见我来得过于频繁,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校长平易近人,迅速化解了尴尬。月天妈妈也变得随和起来,用目光示意柜台前面的塑料凳子,招呼我们坐。然而,她简单地和我们眼神交流之后,目光又锁在了柜台上面的电脑屏幕上。

电脑的后面,放着月天的点读机。月天坐在柜台的另一边,在妈妈的监督下学习。他坐在很低的凳子上,下巴就快挨着桌面了,这完全像一幅滑稽图。别的且不说,单这一个坐姿,就够难为他的了。更不能理解的是,妈妈在用电脑看电影,开着很大的声音。在这种情境下,她还要求孩子静静地在她的对面,心无旁骛地学习英文单词。

月天听见我们的声音,转过头来,看着我们,注意力集中到了我们身上。我看着他的眼睛,目光里充满了诉求。他似乎有很多话想要说,他似乎有很多委屈想要倾诉,只是他太小,无从表达,唯有默默地看着我们,像看着带给人类光明与希望的普罗米修斯。她看见孩子没有专心学习,立马站了起来,随手拿起手边打开的折叠扇,身体前倾,手臂越过电脑,用力快速地拍打孩子的头。

我又一次被震惊了,赶紧上前制止了她。她手上的动作是停止了,也站直了腰,但却显得更加咄咄逼人,口中没有停止斥责。愤愤地责怪孩子不争气,不专心。我们的到来,也许是她愤怒的导火索,她或许是打孩子给我们看,又或许她习惯性地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打孩子,不为给任何人看,只为发泄她恨铁不成的钢愤懑。她的这一举动,消解了我们刚进来时片刻的尴尬,为我们提供了施教的素材。

我们告诉她,孩子不是打出来的。孩子尚小,需要多鼓励,需要被肯定,亲人的认同对他而言,尤为重要,这将成为他勇往直前,攀登人生高峰的不竭动力。她稍稍被我们的言语所触动,放下了罪恶的折叠扇。但还是一个劲地责备孩子。我们又开导她,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转而说起了她的经历,说起了她对孩子的希冀。

4

她是贵州人,家里面有三姊妹,姐姐,她和弟弟。她上学的时候,每天要翻过一座山。她的破旧的书包里,装着自制的榨菜和硬得像石块一样的馒头,这便是她一天的午餐。后来,过年的时候,村子里从广东回来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她的身上弥漫着一股让人发闷的浓浓的香水味,头发染成了金色并且是烫了的,看起来就像电影海报上的明星。她看到了这个摩登女郎之后,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不想再继续读书了,加上她的成绩本来就不好,于是她终于辍了学。

她每天在地里帮爸妈干活,连干硬的馒头也没得吃了。家里面靠做榨菜维持生计,天天伴随她的都是榨菜。那些她曾经不喜欢的馒头,都留给了还在读书的姐姐和弟弟了。她发现父亲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要打她和母亲。她恨透了这个家,恨透了她所成长的环境。她一心想要摆脱束缚,去到那个她向往的广州去。然而她又无能为力,只有默默独自流泪。偶尔被母亲发现了,母亲便陪着她一块儿哭。

她希望自己快点长大,以便能够独自远行。在家里吃的每一顿饭,她都像是在自暴自弃。她大口地吞食着没有营养的榨菜,像荒野逃生的难民一样。她向父亲说过自己想要出远门赚钱养家的想法,父亲一听到,立马对她一顿毒打。慢慢地,她不再向父亲说任何事,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没有了,形同陌路,宛如仇人。在艰难的生活面前,她和母亲相互取暖。

当她到了十二岁时,远行的欲望愈渐强烈,像地下蓄积的岩浆,终于形成了火山喷发。她又一次向父亲挑明了她要出走,父亲便要动手打她,嘴里频繁地蹦出粗俗不堪的语言。这一次,她不再像一只温顺的羊羔,安静地呆在一边,任凭父亲用棍棒挥舞他的不满。相反,她变成了一只受到挑性的刺猬,竖起了浑身的硬刺,要开始保护自己了。父亲自然更加生气,出手也越来越狠。她终究不敢还击,于是拔腿就往大路方向跑。

从家门口到大路上,中间隔着几块稻田。正值四月天,插了秧苗的梯田,看上去非常清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清晨的阳光,洒在秧田里,水面泛起了银光。她奔跑在狭窄的田埂上,父亲手里紧紧地拽着竹子做的扁担,在后面穷追不舍。眼看着她要被追上了,父亲已经举起了扁担,像举着金箍棒的悟空,正要朝着她的背脊打下去。她听得扁担舞动的风响,瞬间加速,逃过了一劫。扁担的一端陷在了泥土里,仿佛是钉耙被泥土没收,猴哥般精明的父亲,这时候成了充满喜剧色彩的八戒。

她回头瞟了一眼父亲,稍微松了一口气,趁着他用力拔起扁担的空隙,她脱下了鞋子,赤着脚继续跑,仿佛一只轻盈的燕子,在沿着水面低飞。父亲则像一个醉汉,偏偏倒到,已经难以控制身体的平衡。身后邻居家的几个孩子,正在门前的院子里吃早饭,看见父追女的场面,忍不住瞎起哄,异口同声地叫着“加油”。声音在风中传开,响彻了整个村庄,鹅叫开了,狗也开始乱吠,仿佛懂得发生了什么似的。

当她向外跑之前,在家门口和父亲相互敌对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弟弟,已经被母亲叫到厨房里去藏了起来,让他们安静地吃完饭,然后该上学就上学去。母亲意识到了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走进了卧室,大刀阔斧地扔出了箱子里的衣服,翻出了箱子底的积蓄,捏在手里,快步跑出了门,像一个入室行窃的盗贼,被人发现之后,正夺路而逃,在身后留下了一个凌乱的现场。

父亲对女儿的追赶已经开始。母亲打算把手里不多的钱交到被追赶的女儿手上,成全她外出的心愿,也让自己心里踏实。父亲摔倒在了田里,正在吃力地挣扎着爬起来。母亲视而不见,经过他的身边,径直地去追前面的女儿。父亲好不容易爬了起来,已经被泥浆染了一层,成了一个泥人。但是他并不罢休,拿着扁担继续追赶她们母女俩。他跑一路,身上的泥浆一路掉,整个人变成了泥做的洒水车。

母亲把钱交到了女儿的手里,嘱托她好好照顾自己。这时候,母亲早已流满面,而女儿的目光却铁一样坚硬。她接过母亲送来的钱,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仿佛在说保重,仿佛在说感激。空气如此凝重,周遭一片死寂,父亲的谩骂声显得格外清晰。他读懂了妻子对他的背叛,正面临着人去财空的危险,因而骂得更加带劲。

车来了,女儿松开了母亲的手,如此决绝地上了车。透过玻璃,她看见父亲已经追了上来,重重的扁担落在了母亲身上。车在向前,身后的母亲越来越远,最后被打得摊倒在了地上。她先前强忍着的眼泪,流了出来,模糊了视线。就这样,她告别了故土,告别了家门口的秋千,告别了不堪回首的昨天,把生活的重担丢给了母亲,带着憧憬,去外面寻找新的生活了。

5

广州火车站边上的一家苍蝇馆子,成了她的落脚点。老板指示她到候车室去要钱,并且每天要全额上交。她的忠厚的模样,加上她朴实的穿着,让她被这座城市的其他人,贴上了可怜的标签。火车站人来人往,生活的节奏是如此之快,面对城市的光纤与浮躁,她初来乍到,安于内心的宁静,只是一味地按照老板的吩咐做事情,到车站要钱,或者留在店里洗盘子,习惯了被人另眼相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她开始注重打扮自己,也羞于再去向人要钱。然而,她的嘴巴越来越甜,见到旅客就问,需不需要用餐,指着身后的店,说那是她家开的,味道不错,这样还招来了不少顾客。无论这个城市的物欲怎样的熏染她,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清纯,这成了她能够在广州生存下去的一大优势。小时候,她在村子里见到的那个金发女郎,不再是她的偶像,甚至回想起她,她都充满了鄙夷。她的自尊支撑着她在广州坚强的活着。

然而,她又不安于现状。她后悔自己寄身在一家小小的餐馆,自己文化水平太低,和这座城市格格不入,永远难以成为这里的主角。假如她的知识多一些,她完全可以去到一家公司,在高高的写字楼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每天泡一杯咖啡,沐浴透过玻璃的阳光,或者到窗边眺望,欣赏繁华笼罩下的城市美景。然而,她没有知识,她有的只是吃榨菜造就她的苗条的身材,她有的只是不甘落后的意志与决心。在这座竞争激烈的城市了,她所拥有的,别人同样也有。

她只身在外,常常想起母亲,常常想起家门口的秋千。懊悔过,懊恼过,但情绪波动之后,是对于自己的选择更为坚定的执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经常会陷入无尽的悲哀中,内心深处一次又一次翻卷起对父亲的痛恨之浪。她恨父亲在她不懂事的时候,没有拿出父亲的威严,任由她不读书就不读了,好吃的让给姐姐和弟弟上学吃,自己在家里干活。

她暗暗发誓,自己的孩子,不管他自己是多么不愿意读书,她都要拿出家长的威严,哪怕是逼着孩子读书,也要让他读。这终将是对他有好处的,不然会重蹈她的覆辙。

在广州的第六个年头,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两年之后,二十岁的她嫁给了他。结婚的时候,都吃过中午饭了,她才打电话给母亲说,今天她结婚了,老公是四川人,在一家工厂上班,高个子,心底善良,她觉得踏实。她选择午饭后打电话给母亲是对的,因为在她的印象中,母亲从来都是从早忙到晚,仅仅只有中午,稍微有一些空闲,可以抽身出来,到隔壁家去,借用别人的座机接她打回去的电话。

她说她在外地这么多年,从没有跟父亲通过话。起初是打到邻居那里,让帮忙叫一声她的母亲。后来她家装了电话,她拨通号码,只要是父亲接的,她立即就挂了。若是姐姐与弟弟接的,她只不过寒暄几句,然后让转交给母亲,或者不过是通过他俩之口,询问母亲过得怎么样而已。

她随同丈夫,到浙江打拼了几年,为了孩子读书,又才回到丈夫的四川老家,开起了服装店,开始做生意。谈起现在的生活,她满脸得意。因为,她觉得她比读书比她多的姐姐与弟弟都过得好。她对于别人的读书多,持一种嘲讽的态度。尽管如此,她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书,对于孩子的学习,丝毫不放松。

她几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她也舍得为他花钱,为他买学习机,为他买各种学习资料,以弥补自己在教育上的缺失。玩具也给孩子买了很多,摆在服装店门口的新买的金色秋千,便是她最奢靡的爱,令整条街的孩子都羡慕不已。

6

听她谈了很多,我们了解了她的症结所在。她在孩子教育这方面,是一个完美主义的追求者。我们试图纠正她的偏颇,引导她改变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她固执己见,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逐渐让她敞开心扉,开始相信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并试着接纳它。

她答应请校长帮她守一下店,带孩子跟我到西街去了解智慧教育。从购物街到西街很近,她已经有心让孩子今后自己去西街接受我们的辅导,反复地询问,这段路需不需横穿马路,因为她没有时间每天去接送他。我们一边往西街走,一边告诉她,不用横穿马路,很安全,直走右转就到了。

在西街招办,通过心理学专家和她的交谈,她解开了心中的疙瘩,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微笑。几次的接触,我发现她在孩子面前,从来都不笑,永远是一副刻板严肃的权威姿态,弄得孩子也沉浸在阴霾之中,仿佛永远看不见未来的光明。她见到专家的那一刻,如同找到了久违的知己,又把自己的故事从头讲述了一遍。最后,带着我们给出的建议,她满意地离开了。整个过程,花了四十分钟,比预计的十分钟多出了很长时间。炎热的中午,校长在顾不得吃饭,一直为她守着服装店。

接下来的两天,月天在西街,跟我们的老师和其他孩子呆在一起。招办有很多图书,很多益智玩具,是孩子们的乐园。两天之后,月天没有再去西街。我们担心出什么问题,打他妈妈的电话,无人接。于是我们又登门拜访,想要弄清楚他没来的缘由。

一见到月天的妈妈,她就不停地抱怨。说她的孩子被冷落,被忽略,受了很大的委屈。她一贯是容不得她的孩子受到任何委屈的,因为她所受的委屈已经够多了。我心想这其中一定存在着一些误会,否则她不至于激动成这个样子。一经询问,原来是月天在和另一个孩子争玩具的时候,对方说了一些让他难受的话。那个孩子交了学费,已经是我校的学生了,年龄比月天大,不让月天碰玩具,因为他没有交费,并告诫月天,不要再来了。月天便噙着泪水,回到家里,原话告诉了妈妈。

她和丈夫一致认为,不让孩子过来接受辅导,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终于也不再让孩子过来,而且孩子本身也不愿意再来了。如果这个家庭里面,每一个人都不改变自己,可以想见的是,之后的日子又会回到最初,月天在母亲的高压之下,痛苦地学习,挨打挨骂,变换着形式演绎妈妈小时候在贵州的生活。这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于是我们伸出了援手,决定为这个孩子进行一周的家庭辅导。她没有选择,只有接受我们。

每天的辅导定在上午,时间是九点到十点,地点就在服装店。第一天的辅导结束时,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因为,她一贯所认为很笨的孩子,竟然能当着她的面,把新学的英文单词一一读出来,这让她喜不自胜,面对孩子也露出了宝贵的微笑。第二天辅导过程中,她不再盯着她的电脑,做她自己的事情了,而是参与进来,当孩子表现得好的时候,她不再吝啬她的表扬。

第三天,我因为开会的缘故,较以往晚去了几分钟。远远地,我就看见了月天坐在门口的秋千上,等他也看见了我,他无比欣喜,起身身跑进了店里。她说,孩子一直在秋千上守望,以为我不来了。那一天,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第四天,辅导结束的时候,我告诉她,我有事要到成都去,会耽误几天时间。她又一次感谢了我,说她很高兴,已经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在我校智慧的浸润下,她也被感化了。

对于孩子,若爱,请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她告诉我说,她决定带孩子回趟贵州,去看看家乡的亲人和儿时的秋千。她已经打电话问过老父亲,这是她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给父亲打电话。电话另一端,一个颤抖的声音告诉她,她童年时候坐过的秋年,如今依旧还在。

月天对我们的聊天不感兴趣,收拾起了当天的英文卡片,到店外荡秋千去了。其他的几个孩子也围了过来。阳光下,孩子们的微笑,被镶上了一层金色,看起来格外灿烂。她安静了下来,倚靠在墙上,看着孩子荡秋千,所有所思。也许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许她看到了孩子的明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