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经,作为一个前青年旅舍的掌柜,总是有机会遇到各种形状的人,有趣或无聊。他们有着不同的声音和颜色,带着不同地域的痕迹出现在我面前。跟我喝酒喝茶,聊路上的见闻,生活中的烦恼,喜欢的书和电影,或者不声不响地住上一个晚上,然后消失不见。
静雯是一个广西姑娘,在东北读书,开朗爱笑。她一来,大家便聊得很投机,和店里的一伙人一起张罗着买菜做饭,好不热闹。饭后继续聊天,聊的什么现在已全然不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当大家聊到宗教问题时,她说她是个基督徒。
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我和在场的小伙伴们一样,很想听听一个业内人士对于宗教的理解。比如信仰宗教的初衷是什么?宗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等等。
然而,她告诉我们,她虽然是一个基督徒,但是她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她并不去教堂礼拜。她念诵的也不是《圣经》,而是自己的一本小册子。
这究竟是一本怎么样传奇的书呢?有人问能不能看看她的小册子时,只见,她拿出一个小笔记本来。那上面全是从各种书上摘抄下来的话。
她说她祷告的时候,会找一个无人打扰的地方,念那些话给自己听。
我能想象出她祷告时的样子,一边念一边冥想。那些句子长长短短敲打在心上,日久月深之后,生根发芽,会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
听完她的讲述,我们已经可以断定这就是一个小骗子,她的信仰跟宗教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她走的时候,把随身带的一本周国平的书送给了我。后来,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她一个人背包去各地游走,忽儿江南,忽儿塞北。
后来,每当有人问起,在青旅里有没有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时,我总会想起静雯的“圣经”。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小秘密,像是一块刺青,把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区分开来。
二
在湖北襄阳,牛油面是当地最具本土特色的小吃,其地位尤如热干面之于武汉,拉面之于兰州,拉条子之于新疆。我在襄阳,在不知多少家店里吃了多少碗面,第一时间想起来的,总是那么一家。不是因为这家店的面有多好吃,或是店里布置多么耳目一新,而是因为这家店的老板(你没看错,是老板,不是老板娘)
早上去他家吃面,十有八九能看见,他抱着个破木吉他,坐在门口靠里的位置弹啊弹。也总能看到,他因为弹吉他被老婆骂:看我哪天给你砸了,你就不弹了。
他起身收拾好食客走后的桌子,仍旧坐下来弹。他被老婆骂了无数次,但那把琴仍旧好好的。
一天晚上,我走在一个城市的街道上,在荒废了的铺面门前,一个流浪汉铺好铺盖,从被窝里探出半个身子,借着路边灯光在读着一本书。
我也想起余秀华来,一个残疾的中国农村妇女,坐在农村简陋杂乱的房子里,用她因为脑瘫而不太听使唤的手写诗,写她的爸妈丈夫邻居都看不懂的诗。
……
三
无论是静雯的“圣经”,还是面店老板的吉他。抑或是街头流浪汉手中的书,余秀华的诗,他们都是在勾勒着自己的一个世界。无关乎世界和平,无关乎生存以及生活的琐碎,只关乎内心的平衡,生命的完整。
也许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本,只属自己,不为别人所知的“圣经”,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拿出来,打开,一字一句读下去,能看到光,会消减内心的不安和躁动。我想你也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