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马丁伊登》是一部没有足够勇气无法提及的书,因为文字一旦落成,就意味着失去。然而于我而言,却不仅如此,它是对一个有着相似命运的人感同身受的悲痛,对一个努力从泥沼中爬出来,最后却又走向悲剧结局的优秀人才的叹惋,更是对这个趋炎附势的社会的失望。
尽管《马丁伊登》的结局比较悲观,可我们还年轻,年轻的生命总要充满活力,要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所以,我在解读这本书的时候着重分析他的前半生。
马丁·伊登对宇宙间伟大的事物都很敏感,敏感得令人心痛。所以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都说有天赋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天赋的人还很努力。他把生活过得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每天干完十九个小时的活后还要阅读名作,揣摩成名作家所取得的每一种效果,把他们织成一张张表格。经过解剖以后,他逐渐明白了美的构成,一步步接近于创造美的地位。
走上写作之路的马丁渐渐走进了一个他从未踏足过的世界。勃力森登说到那里就可以不再感到孤独了。那里有着诺顿一样的哈佛毕业生、汉密尔顿一样的南方世家、地道流浪汉,克莱斯一样的大学教授,斯蒂文斯一样的神智学家,派莱一样的统计学家,石匠安第,面包师哈莱。他们思想敏锐,虽然意见相左却都有自己的看法,出身不同,却都并不肤浅。无论谈论什么问题,他们都能够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对宇宙、社会都有深刻而统一的见解。书本上的知识经这些人嘴里说出来变得活灵活现的,马丁说“能解释这种人,人生才有了价值”,一如我刚踏入读书会的那个晚上。
马丁最后走向海的深处的选择永远是我内心的痛。惋惜、悲伤、愤恨。每每想起他那双具有灵魂的黑色眼睛,想起他那对于创作的热情,总会不自觉的设想,如果他在作出决定之前,再来一次这个地方,他那被现实吞噬了的激情就能再次被唤醒。
然而,尽管我对于马丁的选择有着无限的惋惜和悲伤,但这些都不能够抵消我对他的愤恨。恨他面对现实的软弱,恨他一走了之的不负责任。他把对理想中的露丝的爱作为自己奋斗上进的动力,爱情没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没有了。他不懂人活着更多的是为了生存,为了爱(大爱),为了信仰。就像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中说的,“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都向巴克一样,潜藏着一份最深层的,最原始的,又不易被人们发觉的野性。野性,可能是一种残忍的东西,但也是一种很单纯的东西。它可以让一条文明狗享受杀戮的快乐;也可以让一条血腥的狗,对一个人无比忠诚,无比深爱,与一个人架构起深厚的友谊。但说到底,它最终带来的,是一种灵魂的归属。”
我眼里的马丁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也有非常人般的努力上进的心。大字不识的他认识露丝以后,由于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上流社会的憧憬,他开始努力学习认字,不断向露丝请教。此时他眼中的露丝就是高尚美好的代名词,任何形容词用在她身上都是亵渎。
在能基本认全字后,他开始学习成名作家的作品,培养自己构造美的能力。这时的他开始展露才华,迫不及待地渴望得到露丝的认可。而露丝也惊讶并欣赏于他的才华,此时的露丝于他无疑是位知己。然而当退稿书一遍又一遍的打回来时,他仍坚信自己是有才华的,是那些编辑不识人才。只是露丝这时对他已经没有了信心,离开了。
无数次的退稿投稿,再退稿再投稿之后,马丁终于有一篇文章声名大噪了。之后就是第二篇、第三篇。随之而来的名誉、地位也瞬间淹没了他,就连昔日的恋人露丝也回来找他了。以前的马丁憧憬上流社会的生活,如今他真的跻身进入上流社会以后,却丝毫未感到快乐,反而有种空虚,生无可恋的无所适从。这时一直鞭策着他努力奋斗的理由不复存在,生命也变的没有意义。他在安顿好一切之后,就走向了海的深处。
我由衷佩服马丁前半生的努力,却对他后半生的自我放纵、堕落无比愤怒。如果那时的他能在努力一些,意识到他只是追求爱和美的外在条件是错误的,转而追求高尚和智慧本身,也许他就能够找到生存下去的意义。如果他再努力一些的话。
现实让我们面向未来只能努力又努力,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
现实在我们将要完成最初的梦想时通常又会给我们致命一击。因为梦想早已变了模样。沉痛过后再努力一些,丢掉变了模样的梦想,寻找生命的意义。
努力,努力,再努力。为了生存,为了爱,为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