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夏书》上曾经说:‘一个人的过失很多,人们的怨怒往往出于无形,而非明白表露,所以要防患于未然。----你是那个防患于未然的人,还是被别人防患于未然的人呢?】
《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周书》说:‘想要败坏他,姑且先帮他的忙;想要占有他,姑且先给他点儿甜头。----不知道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会觉得对方得寸进尺而脾气暴躁,还是同样懂得如此做人?联合他人?】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才德全备的叫做“圣人”,才德全无的叫做“愚人”;德行胜过才能的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的叫做“小人”----有些人以为自己叫小人,可能连小人都算不上算一个愚人】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 派乐羊攻打中山,等到全部占领后,将这里分封给儿子击。文侯询问群臣说:“我是一位怎样的君主?”大家一致回答说:“仁德的国君。”任座说:“国君攻占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怎能算得上仁君!”文侯大怒,任座匆忙而出,依序问翟璜,翟璜回答说:“仁德之君。”文侯道:“你怎么知道呢?”翟璜说:“臣听说君有仁德,做臣子就正直。由刚才任座的言辞正直,臣所以知道。”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任座回来,并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以上宾之礼。----可谓人情世故,懂得根据事实说话,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