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有很多山本文绪的书,每次搬家的时候,赵小moon都把它们带着,虽然后来从没再见她看过,但她说她都看过。我问山本文绪是谁,她说是一个日本大妈,絮絮叨叨的写一些东西,记录一些琐琐碎碎,有时候觉得有点丧丧的,但是看着很治愈。
不知道治愈是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赵小moon说治愈的时候,通常是很平静的时候,这时候会比较有幸福感,然后这时候会比较少找我的事儿,我也很喜欢她治愈的时候。人总是难以平静,因为人总是在冲突,与身体冲突,与时间冲突,“人没有一刻是活在现在,不是在想着未来,就是在想着过去”,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也自然不可得,求而不得,冲突得不到缓解,会焦虑,会烦躁,会不治愈。赵小moon说读她的书,不用脑子,也没啥感悟,读过也就忘了,但是读完了就很平静。嗯,看别人琐琐碎碎的生活,就像坐在二楼的床边喝咖啡,看人来人往,看华灯初上,看见很多人,又确实看不见谁,啥也没干,啥也没想,时间过去了,很平静。有一次见多抓鱼上有卖一本山本文绪的绝版书《涡虫》,我赶紧买下来寄给她,她收到以后说你个傻缺,书架上有一本你没看么?然后回家看,书架上就有了两本一样的《涡虫》,两本都是旧的,一本没拆封,一本拆封了,就这样放着。
有一天赵小moon说你怎么写朋友圈跟山本文绪似的絮絮叨叨,不过我看着也很治愈。对哈,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开始絮絮叨叨的写东西,大概是有了一棋以后,有时候拍了一些小时,又觉得漏了一些细节,想做一点备注,一不小心就备注成了絮絮叨叨。后来,赵小moon出差,在看不到一棋的时候,工作烦躁的时候,她会跟我说你写个跟你儿子的絮絮叨叨的朋友圈给我看一下,然后我就絮絮叨叨的写一下。大概是相比较于口头汇报,絮絮叨叨的文字更抽象,也更便于她用自己的情境带入,带入小朋友的一颦一笑,咯咯一笑,骂一句臭小子坏样儿,然后就治愈了。再后来,一棋长大了,调皮捣蛋,有时候很上头,又要做一个慈祥的爸爸,一吐槽就吐槽成了絮絮叨叨。
这两天小moon加班,回家儿子都基本上准备睡了,也亲热不了一会儿,就跟我说,你把朋友圈给我打开,我要看一下你跟你儿子的絮絮叨叨。看完后,她说我最喜欢你们来杭州跟我一起出差的时候了,儿子最喜欢318路公交车,看一遍好像就有过了一遍。然后,我也去翻了一下,指间滑滑,十几年就过去了,哈,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玩的事儿都记着呢,都快忘了,她说对啊,我说以后回头看,跟一棋有关的就是他的成长,其他的就都是生活了。
絮絮叨叨的记着,看看一路走来,成长、老去的过程,回忆不再是老相册里面的几张旧照片,除了照片的时间地点,还会有一些可以吐槽的情节,你说是这样的,我说是那样的,然后大家哈哈一笑,又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