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往往不善推理,它对观念不是全盘接受,就是一概否定,他们拒绝一切探讨,对群体产生的影响的暗示会彻底征服他们的理解力,从而使之马上投入行动。群体假设受到合适的影响,会时刻准备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另外,群体只有强烈而极端的情感。对于他们来说,同情心能够很快变为崇拜,而一旦心生反感便会马上化成仇恨。这些特征为我们理解群体信仰的本质提供了启示。
当我们进一步观察这类信仰时,就会发现,不管是在有着狂热宗教信仰的年代,还是在发生重大政治变革的年代,这类信仰总是会显现出一种独特的体现形态。我们将这类信仰称作宗教情感,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称呼了。
这类情感非常简单,好像是对某位想象中的领袖的崇拜之情,或者是对万物力量的敬仰之心,盲目听从这类情感的指挥,无力探讨其信条是否合理,只愿将这类信条传播四海,并将一切不接受的人视为敌人。不管这类情感涉及的是无形的上帝、并将一切木头或者石头雕像,还是某个英雄或者政治观念,只要它显现出以上特征,那么这类情感一般具备了宗教的本质。在相同程度上,它还具备了某类超自然、神奇的力量,因此群体一般会下意识地把这类神秘力量等同于一时激起他们热情的政治信条或者获胜领袖。
当一个仅仅崇拜某个神的时候,还不能说他笃信宗教。真正具备虔诚信仰的人,会自愿地为了某项事业或者某个人,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精神财富与满腔的热情,甘心听从它的召唤并将之视为个人思想和行动的目标和指南。
偏执与狂热总是与宗教情感如影随形。当人们自觉掌握了现世或者永世幸福的秘诀时,难免会表现出某类偏执和狂热。当聚集在一起的人受到某类信仰的激励时,他们也会表现出这两个特性。
群体信仰具备宗教情感固有的特性:盲目信从、极端偏执和对狂热宣传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说,群体的一切信仰都具备宗教形态。受到某个群体拥护的英雄是这个群体真正的神。
一切宗教或者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可以确立自己的地位,完全是因为他们成功地激起了群体狂热而盲目的情感,并使人们在崇拜和信服中发现了自己的幸福,从而甘心他们心中的“神”放弃生命。所有年代都会发生这类事情。
如今,掌控群体思想的大部分佳人已经不再拥有自己的祭坛,但他们还有雕像或者画像,被其追随者所珍藏,以他们为对象的狂热崇拜行为与他们的前辈相比毫不逊色。只有真正探明群体心理后,他们才能揭开历史的真相。群体不管需要什么,他们首先需要的是神。
千万不要以为盲目崇拜监早已被理性打破,不复存在。在与理性无止境的较劲中,情感从来没有被打败过。如果群体不再听到曾经长期禁锢他们思想的神灵、宗教之类的表述,但是在过去一百年间,群体从未拥有过如此多的崇拜对象,古代神灵也无缘拥有如此多的雕像与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