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学习的第二天。
来自上海的专家陈老师,一位声如洪钟、精神矍铄的古稀老太太用专业的视角,从根源处剖析家庭教育的现状,用自己独特的形象表演刻画出了当代家庭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带来了一场精神的盛宴。
其中,对母爱的了解这个内容,让我印象极其深刻。
陈老师说,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心理安全的保证。
可是,现实中,妈妈的角色经常是错位的。
小学期间,妈妈变成了老师的角色。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指手画脚,这个写错了,重写;这个写的不好,擦了。孩子在学校里有老师监,回到家里,又有妈妈检视,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感受到爱。
疫情期间,妈妈又变成了监工。监视孩子上课听课,监视孩子交作业,以各种理由进入孩子的房间,是否在学习。
青春期,妈妈又变成了教导主任。看孩子哪儿哪儿都是不顺眼,然后组织家庭人员开会,讨论孩子的玩手机问题,学习问题,交朋友问题,孩子成了批斗的对象。
错位的角色,让妈妈“名存实亡”。
没有了“妈妈”,孩子的像无根的芦苇,飘荡的水中;似迷失在大海中的航船,没有的方向。
所以,我深深的反省自己,有时候,也会出现角色错位的时候。
所以,要觉察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做“妈妈”,真正的妈妈。
妈妈是什么?
妈妈是关心孩子身新健康的那个人,
妈妈是把孩子睡眠看成是头等重要的人,
妈妈是经常拥抱孩子,
向孩子表达爱的人,
妈妈爱孩子是很纯粹的人,
不是因为你的成绩好,
而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不会道德绑架,
不会情感勒索,
不会比较,
而是接纳,
并赋予选择权,
并邀请参与家庭讨论,
和孩子肩并肩,
真真切切的喜欢,
实实在在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