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还有生命吗?轮回是真的吗?——与《濒死体验》作者穆迪对话

说明:本文是对话体的读书笔记


作者:首次提出“濒死体验”的概念,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1988年获得丹麦“世界人道主义奖”。

原著:一部与《西藏生死书》齐名的生死学巨著,1975年出版轰动世界,引发广泛的讨论与巨大的争议,先后再版无数次,全球销量超过1500万册。

1、关于“死亡现象”

包:“死亡”涵盖一切。举凡人类认知与创造的一切都在死亡的阴影之下,设想一下,假如没有死亡,人类的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等等,都将是另外一种样子。

穆:死亡像什么呢?这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永恒的追问。然而,谈论死亡是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和文化上的,无论东西方,死亡都是忌讳的话题。

包:对死亡话题的回避就像鸵鸟躲避敌人,假装看不见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人生中有很多事是不确定的,而唯一可以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死亡,没有人例外。

穆:是啊,我记得进医学院第一次去解剖实验室时浑身不自在,而那还不过是远远地面对死亡。看着躺在解剖台上的尸体一个念头出现在我心头:“我也会死去。”

包:对于死亡的认识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反应,大致上是从“死亡与我无关”到“死亡向我走来”。对死亡体认的程度就是对生命认识的深度。

穆:第二个原因更加复杂,因为它源于我们的语言是经验的产物,然而,死亡超越了我们绝大数人的有意识的体验,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从未经历过死亡。

包:其实,自古以来东西方都有关于“死后复活”的历史记载,只是大多都被掩藏在宗教、传说甚至迷信的面纱背后,几乎不为后来的学术界所重视,认为基本上都是无稽之谈。

穆:所以我从事此项研究以及发表这部著作,也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与质疑。

包:尤其是在四十年前,不过,近年来西方对于生死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其中,“死后的生命”也不再是禁区,应该说您的先驱性探索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在此,表示我深深的敬意。

穆:谢谢!不过我认为比我更早甚至走的更远的倒是你们佛教徒,特别是藏传佛教,比如《西藏度亡经》等。

包:关注死亡并以各种方式超越死亡是世界上各大宗教的核心命题,佛教当然也不例外。我想,把传统修行体系和现代医学科学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可能是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方式。

穆:死亡研究最大的障碍在于它的缺乏实验性,科学研究毕竟要按照严格的规则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证伪或证真。

包:其实,人是可以在活着的状态下体验“死亡”的。当然,这么说很费解也可以说是悖论,但是这是能够通过次第的修行方法而达到的,只是目前缺乏大量的科学观察与记录而已。

穆:所以死亡学的研究还有极大地拓展空间,在这个领域的突破可能比人类发现引力波更有意义和价值。

包:今后“三学书坊”还将陆续介绍上百本有关“生死学”的著作,这也是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穆:太好了!那我们接着谈“死亡像什么”。最常见的说法是死亡就像睡眠。

包:中国人对死亡委婉的说法就是长眠于地下。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就是“生前何必贪睡,死后自然长眠。”

穆:哈哈,很有意思。当然了,死亡只是像睡眠而已,最大的不同是睡眠可以醒来,而死亡却不具备这一特点。

包:在印度文化中认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大梦,而死亡不仅不可怕而且令人喜悦并值得期待,因为死亡是从梦中醒来,这一过程会不断地循环即所谓的“生死轮回”。

穆:这在西方语境中是很难被理解的。还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死亡就像是忘却,不知东方文化是否也有类似的理解?

包:有的,中国人无论是否信仰宗教,都会说某人的死亡对于他本人来说是一种解脱,特别是对于遭受痛苦折磨的人。

穆:可是这些说法并不能宽慰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因为,睡眠可以醒来才使睡眠的好处显现,但是死亡却是永久的沉寂、永恒的忘却。

包:所以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未必是对于死亡本身,有个说法是“如果还没死不需要害怕,如果已经死了就不会害怕,总之没什么好害怕的。”最令人们感到恐惧的是死亡会把一切都变成“虚无”,无论你生前拥有什么都将烟消云散不复存在(对于死者来说),这才是最令人不安的。

穆:是的。所以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只要死亡存在一天宗教就会存在一天,退一万步说,即使宗教所说的都是假的,但它所带给人们关于死后灵魂永生或重生的心理慰藉却是作用巨大的。

包:有人说,死亡是伴随肉体消亡意识的湮灭;也有人说,死亡是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穆:我不想对这两种答案有丝毫的否定(或者肯定),我只想就我所做的一项研究做一个汇报。在过去几年中,我曾遇到大量的、具有我所谓的“濒死体验”的人。令我非常吃惊的是,他们讲述的事情几乎完全相同。目前,我所知道的这一现象的案例约有150个,我将它们分成三类:1、被认为、被判定或被宣布为临床死亡随后又得以复活者的体验;2、在事故、重伤或疾病中非常接近肉体死亡者的体验;3、死者在死亡过程中对在场者所讲述的体验,这些在场者后来又将死亡体验的内容转告了我。

包:在您之后又有很多人收集了大量的案例,不过这个等以后再讨论吧。下面请您为我们讲一下他们具体的“死亡体验”。

2、关于“死亡体验”

穆:在我所收集的案例中有很多体验是反复出现的,我将之归纳为15个方面,包括:听见声响、穿过隧道、俯视身体、看见光明、感受到平静与喜悦、与逝去的亲人重逢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几点:1、没有哪两个案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非常接近);2、很多人都经历多数方面的体验,没有人仅仅体验了其中一个方面;3、“死亡”时间较长的人比仅仅临近“死亡”的人有着更深刻更丰富的体验;4、也有一些“复活”的人没有任何“死亡体验”,或者说他们什么也记不得了;5、这些案例完全来自报告、说明或者叙述,所以我只能就材料本身进行筛选与研究。

包:明白,这已经是很严谨的科学态度了。当然,我不妨先把质疑者的理由说一下:他们认为这些所谓的“死亡体验”依然没有超出意识感受的范围,都可以在大脑的运行机制中找到相应的解释与答案。科学是不拒绝质疑和辩论的,我相信这也是你所欢迎的。

穆:是的。好,先介绍第一个体验:“难以名状”。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这种体验是“难以形容的”,比如一位女子说“实在没有语言能够把这一切描绘出来”,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三维的,而死后的世界不是的,根本没办法用三维世界的语言文字去描绘非三维的世界。”

包:事实上修行开悟者的体验也是如此,佛教所谓“不可思议”就包含这一层意思。

穆:第二个体验是“听到消息”。比如,一个年轻人在一次撞车事故中受了伤,人们认为他死了,他回忆说:“我听见一个在场的女人这么说:‘他死了么?’另一个人说‘是的,他死了’。”

包:这是引起争议最多的体验之一。主要来自关于“死亡”的定义。也就是说很多医生认为案例中所谓的死亡压根就不是医学上所公认的标准死亡,通俗一点说就是“假死”,因此,人的听力在这种“假死”的状态下依然存在,听见声音当然就不奇怪了。

穆:嗯,这个质疑很有说服力。不过还是有很多案例显示,当时患者的确是处于“死亡”的状态,当然,肯定都是后来又“复活”的,所以,才叫做“濒死体验”。

包:请您接着讲下面的体验是什么?

穆:第三个体验是“安宁平静的感受”。许多人在体验的初期阶段都有过极为愉悦的情绪感受。比如一个男子回忆道:“我只有一种美好的幽静、安宁的感觉。这真美,我的心绪是如此宁静安逸。”

包:看来死亡真的并不可怕,甚至还很美好呢,至少并没有痛苦。

穆:是啊!第四个体验是“噪音”。许多案例中会出现各种异常的听觉现象。有时候这类声音使人极为不快。比如“嗡嗡声”“很响的铃声”“滴答声”“吼叫声”“砰砰声”“像风一样的嘘嘘声”。当然,还有人听到的是美妙的音乐。

包:很有意思,和《西藏度亡经》描述的越来越像了。

穆:第五个体验是“黑暗的通道”。伴随着噪音同时出现的感觉往往是,人们感到被飞快地拉过黑暗的空间。有许多的字眼被用来描述这种空间,比如:一座洞穴,一口井,一条通道,一片虚无空间,一座山谷,一个圆柱体等。

包:很多批评你的人认为你的研究完全是“伪科学”,他们认为你所采集的这些体验都是人体在休克、昏迷甚至短暂死亡时,自然感知到的身体的特殊反应,跟“死后的生命”完全扯不上关系。

穆:我一直欢迎各种批评,无论他们多么严厉。事实上,我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证明人有灵魂或者轮回是真的,只是提醒人们死亡有可能蕴藏了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的秘密,应该有人以科学的精神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包:所以你才被后人尊称为“濒死学之父”,确实了不起啊!

穆:过奖了!接着说第六个体验“脱离躯体”。这也是我的批评者们最不太容易解释的部分。因为无论如何“从空中俯视自己死去的身体”都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说“噪声”可以解释为听觉在某种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所听到的自己体内的声音,“穿过黑暗的通道”可以解释为婴儿存留在脑海深处出生时穿过母亲产道时的记忆重现,那么怎么解释“濒死者”竟然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观看自己呢?到底是谁在观看呢?将其完全归之于苏醒后的想象实在缺乏说服力。

包:就像经典的爱情电影《人鬼情未了》中所呈现的那样吧!

穆:是啊!对这种“离体经验”的反应是不太一样的,多数人说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回到自己的身体里面去;也有人回忆说他们感到非常害怕,几乎是异常惊恐;也有的人较为积极乐观。基本上都对此感到困惑,因为这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包:在中国道家的修行功夫中这是很平常的体验,所谓“阳神出窍”,不仅能看到自己还能到处逛逛,据说功夫深的围着地球转几圈也就几分钟的事儿,出国旅游再也不用办签证了。

穆:哈哈!那真是太棒了!中国文化实在是了不起啊!在我的调查报告中大多数人说他们脱离了自己的身体后,便发现自己又附于另一个“体”上了,这个“体”同样很难用人类现有的语言词汇来形容,我暂时把它叫做“精神体”吧,用你刚才的说法叫什么“阳神”或者叫“灵魂”都可以。

包:根据您的调查报告“精神体”除了能够“看”还有什么功能和特点呢?

穆:记住,他们只是“意识到”这个“精神体”的存在,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可以用眼睛看到自己的手那样看到“精神体”的存在。“精神体”发出的“声音”别人是听不见的,而且别人也看不见,其他物体可以轻易地穿过“精神体”。同时,他们意识到“精神体”是没有重量的,类似“漂浮的感觉”“失重的感觉”“游荡的感觉”等。他能看见、听见别人,并能穿越任何障碍且速度极快瞬间即可抵达。

包:那么“精神体”是完全无形无相的吗?

穆:不是。虽然他们对此无法做出描述,但是他们认为,“精神体”是有某种形状和样子的,甚至有肢体。勉强用我们可以理解的词汇包括:雾霭、云朵、烟雾、雾气、透明、云块、缥缈、能量等等。还有就是时间性和思维感知也发生了改变。

包:具体来说是怎样的改变呢?

穆:同样难以表达,只能说似乎是失去了“时序性”。嗯,也只能这么描述了。至于感知的改变倒是比较清楚,那就是大多数人都发现自己的视觉、听觉变得非常敏锐,思维变得异常的清晰。

包:嗯,明白。

穆:第七个体验是“遇见别人”。有些人说他们意识到“附近有别的精神体出现”,目的似乎是来帮助他们安然过渡到死亡,或者是来告诉他们“死的时候还没到,提醒他们回到原来的躯体中去。”这个“别人”可能是逝去的亲人,也可能是陌生人,就像有人所描述的“灵魂保护者”,还有人说是没有具体形状的。

包:越来越有意思了。

穆:是啊,不过争议也越来大了。第八个体验是“有亮光”。这是最为不可思议的共同点,而且是对个人影响最深的共同点。较典型的情况是,亮光最初出现时是暗淡的,但是很快变得明亮起来,直到最后发出人间看不到的光辉。不过,尽管这一亮光具有一种难以描绘的光辉,但是丝毫没有对他们的眼睛带来损伤,或者使人炫目,或者使他们看不见周围的事物。

包:或许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肉眼”可以被照得晕眩了。

穆:也许吧。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种光是一种存在物,它还有非常明显的人格,是同人一样的“生命体”。这种光放射到濒死者身上的爱和温暖是无法形容的,使人感到被吸引、被包围并自由自在,甚至使人不知不觉地迷上它。

包:对这种光他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吗?

穆:有趣的是,每个人对这种光的解释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多半受到每个人的宗教背景、教育及信仰等等的影响。比如有人当做是“耶稣”,有人当做是“天使”。

包: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会怎么解释呢?

穆:他们一般都会将自己看见的叫做“光的存在物”。还不仅如此,这种光的存在物还能够与濒死者的精神体进行交流。

包:交流?用语言交流吗?

穆:不是,是直接透过思想。这种光并不说话,当然也没有声音。思想传递是直接的、没有阻碍的,完全没有误解也不可能对其撒谎。

包:中国人称之为“心灵感应”。那都交流些什么呢?

穆:我听过的有“你准备去死了吗?”“你下决心去死了吗?”“你的一生都做了些什么?”“你的一生价值何在?”

包:这听起来像是哲学家的期末考试哦!

穆:是有些严肃,不过“绝对不是谴责或者批评”,而是“启发他们思考自己度过的一生”,目的似乎是为了帮助被提问的人走上通向真理的道路。

包:我想即使人们对于其他体验都不认同,但最好能相信这一点,因为这足以使我们更好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穆:是的。第九个体验是“回顾”。亮光的初次出现及其无声的深刻提问只是一个前奏,紧接着是极其强烈丰富的一瞬间,亮光给濒死者揭示出对其一生全景式的回顾。注意:并不是“光”需要这种信息,它唯一的目的是引起回顾。

包:回顾是按照一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吗?

穆:并非如此,对一生经历的回顾完全没有时间顺序,而是发生在瞬息之间,一切都同时出现。或者换个说法:这种经历以世俗的时间概念来衡量,可以说是瞬息之间就完成了的。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虽然如此迅速,但是却非常生动和具有真实感,每个形象都清晰可辨,人们可以重新体验与这些形象有关的情绪和感觉。不同的是,有人说一生所有的事情都呈现在眼前,包括微不足道的细节;也有人说只是自己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包:我不太明白“光”为什么要让濒死者“回顾”呢?

穆:有人认为这种“光的存在物”是在教育他们人生中两件事情的重要性,即学会爱别人和获取知识。当然,有的报告中提到,即使不出现亮光,也能产生回顾经历,不过在亮光“指导下”的回顾往往是一种更强烈的体验。

包:这颇有些中国人常说的“回光返照”的意思了,只不过“回光返照”一般都是发生在“临死”之前而不是“死亡”之后。

穆:第十个体验是“界线”。在一些案例中,他们向我描述他们如何在濒死体验中似乎接近某种可以称作“界线”的地方或状态。在各个不同的描述中,这界线可能是一片水,一场浓雾,一扇门,一道横越田野的栅栏,或者仅仅就是一条线。

包: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推测性的,但还是很接近所谓“灵界”或者“轮回转世”的说法,就像中国人熟知的奈何桥。

穆:第十一个体验是“返回”。显而易见,所有濒死者都返回了,不过,这时候他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在刚死的时候,他们都是心有不甘,拼命想回到自己的躯体中,然而,在濒死体验中一旦达到某种深度,他就会不想返回了,甚至可能抵抗这种返回,特别是当他已经到达亮光出现的阶段。比如有几位孩子还年幼的妇女说,按照她们自己的愿望宁可留在那里不回来,但是又感到有责任返回,以抚养照顾自己的孩子。

包: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返回了呢?除了孩子的原因之外。

穆:说法其实各不相同。大多数人只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怎么样和为什么返回,但有些人认为原因是他们决心要返回自己的躯体,重归尘世。还有人认为“亮光”希望他们返回并且完成相应的使命。还有人说是因为亲人对自己的爱或祈祷把自己拉回来的,提到这种说法的人往往记得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接着就被飞快的拉回去了。

包:我曾经在一次心灵开启的课程上听过一个学员跟我讲过类似的经历。那是他十岁左右的时候,一次生病到医院打针,结果药物过敏很快进入濒死状态,他发现自己走在一个陌生的街道上,空空荡荡的没什么人,他似乎要一直走下去,就在他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忽然听见背后有熟悉的人喊他的名字,结果一回头就醒过来了,发现自己正在病床上接受抢救刚刚苏醒。

穆:是的,很少有人会以重新进入躯体的方式返回,一般都是类似“梦醒”的感觉。第十二个体验是“告诉别人”。我必须强调两点:一是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对它的真实性和重要性毫不怀疑,二是这些人都神智健全、功能正常。但是,他们往往会对此避而不谈。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认为别人不但不会理解,反而会觉得自己不正常;其二是觉得没办法用语言去描绘,不如干脆保持沉默。

包:这种体验不仅是极少数人才有的经验,而且是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范围的,若非您的研究恐怕很多人还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有这种经历呢!

穆:是啊,就像有个人说的“这体验很有趣,只是我不喜欢告诉别人,否则人们会看着你,以为你疯了”。其实,不仅叙述亲身经历的人会被人报以异样的眼光,就是像我这种研究者都会被人认为是脑袋出了问题呢!

包:世间的人既是聪慧的又是愚蠢的(我当然是其中之一)。

穆:再说说第十三个体验“对生活的影响”。总体来说所有人都觉得自此以后生活更开阔、更深刻了。有人觉得应该更多地了解人生;有人开始反思以前的生活过于自私自利了;有人开始学会活在当下;有人更加重视精神领域的探索;有人获得了内心的安宁甚至能够使别人感受到安静的力量;也有人发现自己拥有了阅读他人内心想法的能力。几乎所有人都强调爱与学习的重要。

包:看来“濒死体验”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心灵的觉醒。那有没有人从此以后成为“心灵导师”呢?

穆:没有,至少我所访问的人,没有一个说在经历了这件事后自己感到在道德上“净化”或“完美”了,没有一个显示“自己已成圣人”的态度。他们觉得自己需要努力去接近新的目标,没有人觉得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或者在道德上已经无可指摘。

包:恐怕有些人还梦寐以求这种神奇的经历呢,或者干脆编造一次“濒死之旅”,然后宣称自己已经大彻大悟了,反正这件事根本无法证伪,说破天就靠一张嘴。

穆:所以,还是要多读点书,识别赝品的能力可提高很多个量级。下面是第十四个体验“对死亡的新看法”。几乎每个人都说:他们不再害怕死亡。但是千万不要误解,并非是说他们认为死亡不再痛苦,更不意味着要去主动寻死。事实上,他们强烈反对自杀。他们只是消除了对于死亡本身的恐惧。因为他们一方面发现“死亡”并没有那么恐怖,另一方面他们坚定地相信死后还有生命的延续。比如有人把死亡看做“回家”或者“毕业”、“苏醒”。

包:正如我们前面谈到的,“死亡”带来的毁灭才是令很多人感到恐惧的首要原因。很多人即使一生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也会寻求“后世”的安慰,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纾解死亡焦虑。

穆: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使他们自己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发现即使是自己最恶劣的行为暴露在亮光面前时,得到的反应也不是愤怒,而只是理解。

包: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因为假设真的存在“神明”,他们一定比人类更了解人类,因此更加宽容与慈悲,而不是相反。就像上帝,肯定不会对在祂眼中蚂蚁般的人类犯下的所谓的罪行耿耿于怀,即使是人都可以拥有这样广阔的胸怀,何况是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

穆:是呀,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反倒是所谓“神明”在人间的代表动不动就诅咒别人下地狱。好吧,介绍第十五个体验“确证”。除了濒死体验者的主观叙述,还有没有其他人的证词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少数案例中,我获得了其他人提供的、能确证濒死体验的独立证据。例如,有几位医生告诉我,那些毫无医学知识的病人竟能如此详细、准确地描述对他们进行的抢救过程,这些过程是在医生认为病人已经处于“死亡”状态时进行的;这些医生对此感到非常迷惑不解。

包:您对《西藏度亡经》的看法如何?

穆:这部古老的典籍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它所介绍的早期死亡经历几乎与我调查的内容高度惊人的一致,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你当然知道,这部经典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西藏!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获得如此清晰的认知呢?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包:以后我会把这部经典推送给三学书坊的书友们。您能就“濒死体验”最主要的几个争议谈一下您的看法吗?

3、关于“濒死体验的争议”

穆:争议、质疑、批评实在是太多了!我在这里只讲一个核心三个解释吧!

包:好的,什么是核心问题呢?

穆:经常有人(尤其是医生)问我:“这些人是否真的死了?”这就涉及到最核心的问题——“死亡”的定义。一直以来即使是医学界对于“死亡”的定义也并不完全一致(现在有比较统一的标准了),下面我介绍三种:1、“死亡”是临床上不能测出脉搏、呼吸、体温、血压数字。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所研究的案例基本都可以说“死亡”确实是发生了。2、“死亡”是脑电波的停止。显然,我所研究的全部复苏案例,都属于临床急诊,基本没有检测脑电图。可是即使有也会有人说“濒死体验”不可能发生在停止之后,而是在该波形前后。3、“死亡”是生命机能不可逆转的丧失。依此而言,“死亡”被定义为一种肉体不能被复活的状态。显然,按照这一定义,我所有的案例都是不合格的,因为其当事者都被救活了。

包:请问您最赞成的是哪一种定义呢?

穆:我倒是最赞同第三种定义,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最严格的。

包:可这也是对您最不利的一个定义啊!

穆:没错。假设一下:死亡是心灵与肉体的分离,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这一机制的运行还是一无所知。我只能做唯一的断言:无论如何那些和我谈过话的人,远比他们无以数计的同胞们更接近死亡,单单由于这一原因,我也愿意倾听他们想说的一切。

包:可是这个解释并没有触及质疑的核心——“濒死体验”到底是身体自然的反应还是真的有“死后的生命”或者叫“灵魂”?

穆:下面再说说三个解释。第一类:超自然解释。这个解释中国人有很多传说,我想以后你可以多聊一聊这些话题。第二类:自然科学解释。其中主要是三个:1、药物学解释。有人提出,濒死体验是由病人危急时所使用的治疗药物所引起的。例如,有些药物会造成妄想和幻觉。我的解释是:(1)我采访过因为药物(比如麻醉)产生幻觉的病例,其所叙述的内容与濒死体验者的叙述在情感上有些类似,但是内容却大相径庭;(2)有相当多案例中的病人并没有使用药物或者特殊的药物;(3)即使是使用了药物,为什么和没使用药物的人叙述的基本一致呢?2、生理学的解释。简单地说就是大脑在缺氧的濒死状态下补偿性的最后喘息。3、神经学解释。无论是由大脑中的神经性病灶引起的发作,还是所谓的“自视幻觉”,乍看起来与濒死体验比较接近,但是仔细比对却存在本质的不同。第三类:心理学解释。这个比较复杂,大家感兴趣直接去读原著吧。

包:接近尾声了,我想读者最好还是读您的著作,在中国已经有新的版本,但我还是很怀念多年前读到的这一版。您最后还有什么观点要和三学书坊的朋友分享吗?

穆:我想再次重申我的基本观点——我绝无意于证明“死后存在生命的延续”,不管它叫“轮回”还是“转世”。我只是把我所知道的讯息传递给所有人,如果这些讯息给人们带来了启发或者安慰,是我愿意听到的;如果能够促使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进一步的深入,最终破解生命最大的秘密——“死亡”的真相,那将是我更愿意看到的,我将一直期待着。

包: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谢谢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65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82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21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9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23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5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0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5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48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23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4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9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