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要学习的是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期待相处?
愤怒的人是处在偏执期的。
2.偏执期……自我中心
愤怒的人是偏执的,偏执期的人以自我中心的,沉浸在巨大的情绪,想法里,完全不顾及现实可能性,自己是否值得的,他人的意愿等等,对自己的需求是非满足不可的。
偏执期的人是闭着眼睛靠想象的,对自己是理想化的,认为自己拥有无所不能的权利和力量,对别人也是是理想化的,认为别人有足够的能力轻而易举的可以满足自己的。
婴儿期的孩子就是这样,要什么有什么。婴儿在子宫里就是这样,出生后他思考不了为什么妈妈不满足我。而成年人身体长大,而内心有时候是固着在这里的。当失控的时候完全暴怒,为了证明自己的合理性,不断论证,满足自己偏执的需求,就去说:“别人能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你别的事情能做到,为什么这件事情就不能做到。”等等!
婴儿的长大:面对一个现实,妈妈不是全能的,妈妈有自己的喜爱,妈妈也有自己的悲伤和缺失,她完全无法随着我跳跃。
3.抑郁期……去中心化的过程,愤怒不起来了。
学会了向现实妥协,虽然我还是很想要,但是我知道我已经得不到,处于抑郁期的人可以睁开眼看到这个真实的世界了,不仅看到自己的要求,也能看到别人的无能为力。学会了放弃。
放弃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父母也是有局限的人,不是理想的父母,他们天生就是有所偏爱的。
对于情绪化的父母,他们在否定你的时候,他们只顾自己的情绪,看不到别人的情绪,没法肯定你,看见你。
当我们承认我们的要求别人就是不能实现,我们就是无法操控别人。意识到我不再时世界的中心,我根本不值得他围着我转,不值得他为我做这么大的牺牲。
4.哀悼期……理性恢复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无法满足!就开始抑郁难过,就开始思考可能性,就是理性恢复的过程。
当理性恢复,我知道我希望别人改变,这只是我自己的独立思考。(你的钱被人偷了,但是他花完了,所以偷钱的人坐牢,可是损失的钱还是损失了。)
我的需求只能我自己负责,无关谁对谁错。
当愤怒的时候,比起谁对谁错,更重要的事情是我做什么更让自己感受一点,舒服一点。
5.
(1)思考一点,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期待?我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当我看到我为什么对这么一个期待这么执着的时候,我就可以从原因里找答案了。
(2)采取一种有效的手段实现,让自己舒服的方法。
(3)降低自己的期待,调整自己合适期待范围,对自己的期待哀悼。
6.责任期
为自己的期待负责,拿回自己的力量,什么时候愿意为自己的期待负责呢。
7.偏执期的好处,保持幻想,保持希望,让自己好受一些。否认现实,在幻想中保持实现的可能性!(亲人对世者的思念,不承认去世,摇晃失去的亲人,好像他可以醒来一样。)
不愿意接受他是不愿意改变的,是改变不了的。
当他意识但无论我怎么愤怒,怎么理所当然,都无法改变对方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看见事实!
当愤怒的人开始不再执着于对方就是应该改变的时候,他也就开始选择新的方法或者新的人了。那么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新的开始!
但是很多人,穷其一生,就是不愿意相信对方改变不了。
较少一部分人能进一步往前走,当你学会为自己负责任的时候,你可以做的更多就是学习欣赏自己,欣赏自己其实是一个怎么做都不为过的事情,让人愤怒的不是期待,而是对于不合理期待的有所偏执。
通过我们的期待,愤怒,可以看到我们是一个人没有放弃生活的表现,说明背后有一个优秀的品质,那个地方足以让我们感动!
作业:回忆一次愤怒。
1.愤怒中的期待是什么?当时怎么处理期待的,用什么方法?再来一次,会使用什么的方法处理期待?
2.展示通过自己的期待,看到自己的人格品质?这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