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霞君读经典,也说《论语》二三句: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关于“仁”。孔子苦于周朝未期“礼崩乐坏"的现实,总觉得人心不古,希望寻找一种普世价值,进而启发大众,回归本心。他认为,“仁”就是这个普世价值。通过建立一个以“仁”为核心,孝悌为体用的思想体系。进而将“仁”作为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道德境界来大力推广。何谓仁?仁,儒家认为是人的生命灵源。“亻",表示太极;“二",表示阴阳。有阴阳的交流,就有了生命的力量,此之谓“易",生生不息之谓也。又,“仁者,爱人”。“亲亲及人"。使人又有了追求的方向。“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仁之意义进一步延申。诚、敬、忠、孝、友、信、义、勇、智、毅,一切美好的品德,都来源于“仁”。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离开了“仁”所赋予的美德,那他还怎么做人吗?换句话说,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就必须加强“仁”的修养,丰满“仁”所赋予的各种美德。离开了“仁”,莫说“礼"和“乐"这些规劝和教化的文化无法真正表达,凡属于人之应有的责任,又如何能做好呢?
关于“礼"与“乐"。在儒家文化体系里,为了更好的使人认识自我,坚守本分,都有属于自己必守的规矩。这就是礼。而“乐”是“礼”的补充。“礼"以定次第。有仁为基础,人与人之间虽然有地位差别,但大家都能相安无事,和谐共处。如:孙子见了爷爷要请安,过去要叩头,现在不必了,也要问安。不问寒问暖,身体状况还是要问。如果孙子见到爷爷不说话,第一,这孩子无礼貌;第二,这孩子可能有病,良心不正,即不仁。“乐"以和畅气机,调节环境气氛。古人认为,“角、徵、宫、商、羽"五音通五脏,美妙的音乐会使人心脾通和,身体健康;同时,音乐也可诱导人的情绪,适应环境而催生人的志意。
关于“礼乐制度”。 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所说“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是比较多的,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称为“籍”的办法的。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农田制度的变革,“籍”的方法废除不用,这时籍礼只是统治者用来表示关心农业生产的礼仪。由于军队成分和战斗方式的改变,原来的大搜礼就失去作用。由于地方组织的改变,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的性质也不同了。这时由于中央集权政体的建立,执政者统治的需要,重视的是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荀子》的《礼论篇》着重讲究祭礼和丧礼,对丧礼讲得特别详细,就是为当时的礼乐制度制造理论根据的。
其他: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二、西周礼乐制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礼乐不分家的地步,所谓“礼之所及乐必从之”。三、西周礼乐制度用礼乐划分等级,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