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戚薇的《北京女子图鉴》,刚发现这部剧时,内心特别不屑,不就是一部抄袭剧,还抄不到点子上嘛。但是排除掉那些玛丽苏情节外,我发现这部剧的台词还真的挺不错的。
剧中戚薇饰演的女主角陈可,对实习生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可以在我走近你桌面的刹那关掉聊天工具,可以在我让你加班时编造出各种理由,但是所有你糊弄的,你不重视的,你负能量处理的,不论多微小,都将作用在你的未来。”
国产剧不如日剧原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节奏把握的不好,该慢的地方太快,很多细节没有张力,如果不仔细琢磨,就会略过。剧中的实习生小新,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孩,(当然,国产剧根本不 care主角以外的任何人设)如果她不聪明,就不会得到陈可的认可。但是,最后陈可却没有选择让她转正。也许是陈可太心疼她,还专门给她写了一封长信,告诉她自己一路的心路历程。
当我们以上帝视角站在陈可的角度时,会发现一个问题。一位管理者,怕她的下属不聪明,举一不能反三,凡事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但更怕她的下属太聪明,聪明到一点就透,聪明到会换算工作量与工资的性价比,聪明到寻找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完成工作的捷径,或者找到天衣无缝的理由拖延工作等等……
但是不止人生没有捷径,工作也没有捷径可走。所有你糊弄的、你轻视过的事,都会作用在你的未来。你以为每天过的都是同样的生活,但说不准哪天某个无意的举动,就会改变你的一生。
机会,从来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来,它只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
从前我不是很懂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现在结合这句台词和近期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才算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很不幸,我是一个聪明的人,但只能算是小聪明吧。我并不安于现状,每一次冲出自己的舒适区时,都有一种剥皮抽筋的痛,因为不安,我会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周遭环境,迅速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对。可是一旦我习惯这个模式后,越熟练这个操作,就越会放羊越会偷懒。
不过人生很公平,你偷懒你就永远不能提升。我很需要别人打破我的舒适区,逼我自己激发自己的潜力。上一份工作因为有美工,所以我没有学ps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但是现在这份工作需要ps技能,我就没有。“聪明”的人总认为术业有专攻,所以有需要ps的时候,也都是丢给会的人做,就导致聪明的你永远学不会,而很多笨的人都已经会了。
工资虽然代表了你当前的价值,但是还有很多是它代表不了的。你可以觉得我只拿5000就做5000的事情就好,凭什么要给老板干7000的活,我只拿这么点我就轻松的准时下班就好啦,就回家看看电视就好啦,为什么要把自己逼的那么累?
但是你不知道的事,同样都是5千起步的阶段,有的人因为天生笨一点,所以每天都多学了一点东西,可能她之前比你差了5倍,但是三个月之后呢?五个月之后呢?你敢保证一年后你还可以甩她十条街吗?
我每天都会嘲笑那些“笨蛋”工作效率太低,因为我每天不但可以早早做完工作准时下班,还可以有很长时间自娱自乐。但结果就是,在我面对升职这件事时,会胆怯和心慌。
因为我的领导很牛,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顶她的位置,所以一直以来的心态就是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从来没有想过要代替谁。可是世界不是恒定的,它每分每秒都在变。我以为我领导已经历过那么多风雨,不会离开的时候,她就离开了。新招来的小姐姐不堪压力辞职了,此时此刻我的领导向上级举荐了我。
可没想到的是,他们因为担忧我可能不喜欢加班而会抗拒接受升职。简直是天大的笑话,送钱上门我会不要吗?不会的,绝对不会的。可就是因为平时太“聪明”,反而差点错失良机。还好有领导的力荐,才稳住了这次得来不易的升职。不仅让我的职业生涯提前了整整两年,还给我日后的人生敲响了警钟,让我知道小聪明要不得。
人生啊,有时候聪明不得。
因为你聪明,所以才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