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赫胥黎的警告》
《娱乐至死》初版写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早在上个世纪的美国,电视娱乐业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喜剧、综艺、儿童节目、购物节目、直播甚至政治选举都在电视上放送。当图像类的信息开始代替文本上的文字信息,加上电视被赋予的娱乐性质的任务,人们开始了浅薄的生活、盲目地追逐娱乐从而造成的是内心的干涸、灵魂的枯竭。
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他们争论问题不是靠观点取胜,而是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电视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仅是“世界是个大舞台”,而且是“这个舞台就在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
电视在娱乐的时代局限了我们的思想,它将事物具象化与局限化。普通人被动地汲取信息与价值观,从而产生懒惰的惯性——不再愿意自主的思考。电视的娱乐化不可怕,真正让人畏惧的是由此产生的普罗大众“娱乐至死”的社会现象。当大家将政治、宗教、体育、教育、商业都变成娱乐化的事情时,社会就将趋于恶化。书中提到上世纪美国政治选举、人们对总统的外表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总统的演讲词。电视直播选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政治选举的结果。因为电视的超高普及度,它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读过这本《娱乐至死》,我从中还是有些许感悟。我同时开始审视我自己,我发现自己也或多或少成为了这样“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本几十年前的书,也成为了当代的预言。尼尔波兹曼和赫胥黎所担忧的事情也逐渐与当代社会相符合。我们不再频繁地思考,开始盲目地追求粗浅的娱乐。收视最好的节目永远是笑声荒诞的综艺节目、最受关注的电视剧往往把历史改的面目全非、最卖座的电影总不是那些深刻深沉的佳片。这是社会泛娱乐化的现象,也是普通人群思辨能力的轰然倒塌。娱乐至死的时代更容易使社会非知识分子更加盲目,以为肤浅的娱乐产品就能足以充盈他们的整个生活。如何才能提高整体的社会水平,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完全击垮娱乐主义。娱乐主义本身没有错,错的地方只是我们错误的传播态度。更好的媒介传播规范、更好的优秀文化推广传播,才能推向娱乐主义走向更好的地方。
总而言之,全民娱乐化是精神世界的空虚与悲哀,只有当我们真正不再盲目地娱乐时,才不至于是个“娱乐至死”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