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豆瓣,本来想记录一下今日阅读心得。说来惭愧,书评还停留在14年。光顾了几位瓣友的主页,大多也都停留在那个阶段,可能大部分也都逃不过网络新媒体的使用的大浪淘沙,不过我还是想坚持在这个阅读记录开始的地方!
大学时候听过一句话,“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真正的孤独从来都不是形单影只,而是置身人群中灵魂却感到无所依傍。我们都害怕孤独,可是孤独是人面对自我最多的时刻,也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孤独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拼命寻求外界来作为依靠,只会换来身心俱疲的结局。因为往往人真正依靠的只有人自身而已。一旦我们认清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至于那么为了合群而急于奔命。周国平先生的书更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是书中部分经典摘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与别人交流,一种则是独处。前者一直被认为是人的生存之本,然而,后者却是立足之基,孤独,是一个内心整合的过程,能让自己清醒的看世界,也能让自己理性的看自己。”
“也许,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只有在我们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之后,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因而,爱,应该是一种自由的给与给予而不是行为的限制。”
“一味执着(对人生持占有态度)和一味悲观(对人生持厌弃态度)一样,和智慧相去甚远。当一个人对生活持一种乐观的态度时,即使她童心不泯(不追逐利禄)的人,她必对人生有着透彻的领悟(看透生死)。”
“其实,每个人都没有有权利让别人去了解和理解你,更不可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每个人对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知己,不过是抚平你那些看得见的伤口,真正被撒了盐痛到麻木的地方还需要自己来进行疗伤。”
“人总应该有自己的坚持,高于一切源于灵魂的追求。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羡慕别人,就是扼杀自己。所谓天堂不过是人的仰望。站在自己的角度羡慕别人,也许你手中正握着别人得不到的东西。恨是狭隘,爱是超越。”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便有了精神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未被占据的心灵空间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守望,守得是安身立命之地,望的是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
“人的根本限制就在于人不得不有一个肉身凡胎,即使肉体里面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它还是会被欲望所支配,受有限的智力所指引和蒙蔽,为生存而苦痛苦,但是接受和挑战自身的不足是智慧的开始,却不会是理智的终点。可是,如果我们总是坐在肉身凡胎这口井里,我们也就不可能看明白它是一个根本限制。所以,智慧就好像某种分身术,要把一个精神性的自我从这个肉身的自我中分离出来,让它站在高处和远处,以便看清楚这个在尘世挣扎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可能的出路。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家是一种分身有术的人,他的精神性自我已经能够十分自由地离开肉身,静观和俯视尘世的一切。“
“外界的眼睛不使用,就会退化,常练习,就能敏锐。内在的眼睛也是如此,写作便是训练内在视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