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一场整理,取舍之间,直视自己的内心。
前两年,“断、舍、离”风靡袭来,一场扔、扔、扔的革命席卷而来。然而对于日系这种极致的“断舍离”之风真的适应国人吗?
过年闲暇期间,无意中在得到上学习了“敬子的整理收纳课”,起源于日本整理流派,结合中国生活形势和心理学,更加合适国人,那些困扰我许久的,纠结不定的问题,经过敬子老师的讲解恍然大悟,整理收纳也变得简单很多,人人都能学会掌握的。
为什么要整理收纳?
空间的凌乱会严重影响一个人注意力及情绪。在对物体的留与弃之间,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逐渐提高自己决策能力的方法。一个可以很好打理自己周边环境的人,会自带光环,给别人好感也容易给自己带来好运。
整理收纳,顾名思义要先整理,再收纳。这里首先需要你放弃按房间、家具整理思路,而是按物品分类整理。那么准备好没,我们一起开始吧!
(一)整理术
第一步 分类
先把最容易辨认的类别拎出来,譬如:
衣物:所有穿戴类,鞋,包包,饰品,帽子等等。
书籍
文件:书籍之外的纸、卡片等等
饮食:涉及吃吃喝喝的一切,包括厨房、冰箱、餐桌等等
清洁类:个人&家庭清洁、护理、化妆、保养品等等。
其他不可描述的杂物:药品、文具、电子产品、宠物用品等等。
回忆纪念品:留在最后统一处理
第二步:一次性集中
每次整理,都按照分类选项中内容,选择其中一到两种类别整理。例如,我今天只整理衣物,或者食品,把所有衣服或者食品集中到一起。
第三步:选择并分拣
按以下五原则选择去留:
1、一年没用过的——提高警惕,列入丢弃备选名单
2、不需要的——以自己当下为中心,无关过去未来
3、不舒服的——包括生理和心理
4、不合适的——不适合自己的状况,日常行为方式、生活场景不匹配。
5、不再心动、喜欢的。
如果出现冲突,例如不舒服却需要的,暂时挑出来,最后考虑功能优先选择留舍,或者寻到绝佳替代品。
第四步:处理
最佳的处理原则就是直接扔掉,其次就是二手转卖。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觉得扔掉可惜,更愿意选择捐赠给更需要的人,让物品继续发挥它的功能。
敬子老师特别指出这种做法是不提倡的。这种做法只是我们为了回避自己心疼的感觉,却没有考虑别人是否真正需要。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转移到别人手里,也许也是别人不需要的,给别人造成负担。所以不要在不了解对方需求的情况下任意捐赠。
整理方法看着很简单,但是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问1、自己的东西可以整理了,可是家里其他人的东西那么多怎么弄?
家庭生活中难免会因为这些小事吵吵闹闹。建议:
a.明确每个人自我边界,不要替家人擅自做主,不要依赖他人决定,态度要坚定,表达要灵活温柔
b.对于伴侣,不要试图改变他,而是通过自己整理改变,潜移默化感染对方,获得认同感。
c.对于孩子,要从小带领孩子逐步养成整理习惯,尊重孩子的选择。
d.对于家中老人,要慢慢给他传达新价值观,老人的生活范围区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不要干涉。如果真的需要扔东西,记得要趁着他们不在的时候哦!
问2、很贵的东西一直没用,舍不得扔,怎么办?
想必很多人家里都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当初买很贵,一直没舍得用,现在用又过时了,但又舍不得扔,好纠结啊!
这里就需要我们先更新一个概念 ——人重要还是东西重要?
出现这种疑问的人,一般都是把东西看得比人更重要。一类人是经历过一段物质不丰富的岁月,等到物质丰富后,疯狂的报复式购物,常出现在年轻人群中。另一类人是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新物品,总舍不得用,一直用着旧东西舍不得扔,常出现在老年人群中。
这需要我们不断变更自己的价值观,东西是为人服务的,价值是多元的,除了物品自身价值本身,时间价值,自由价值,情绪认知价值往往远超过物品价值。
问3:有些有着纪念价值却不值钱的东西怎么取舍?
整理这些有着特殊情感回忆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梳理,所以我们要带着仪式感去整理他们。
首先保证单独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然后按照时间轴顺序做场景回忆,来主动判断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来取舍。如果实在不舍得丢弃,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保存,比如拍照做出相册留存,或者改成其他小工艺品等等。
对于那些一直不敢触碰有着痛苦回忆的物品,要用积极感恩的心态去理解与回忆。心里默默去询问自己“这个东西给我带来了什么正面影响?”“在当时的场景下,值得感谢的是什么?”无论选择留下还是告别,都要与自己和解,积极感恩的看待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问4:扔掉后,万一以后用到没有怎么办?万一以后有时间或者瘦了还能用怎么办?
所有“万一”都是你对自己的焦虑与不安。学会破除这个魔咒。
首先,要通过整理,清楚实际存量,打消虚假的不安全感。如今购物如此方便,不需要囤货来满足你的内心安全感。
其次,与其焦虑,买了一架子书不读又舍不得丢,不如立刻行动起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时间管理方法,用行动去对抗焦虑。
最后,接纳现实中的自己,从各种幻想情景中走到现实,或者一步步设定能够实现的步骤去实现它。
整理这一步就到此大功告成了,下一篇将开启我们的收纳大法!
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