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季开始了。在家疯玩了两个月的小家伙突然开始抗拒去上学。
第一天早上赖床不肯起来,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哭着起床,哭着上学。下午接回来的时候,告诉我他哭了两次。第一次是我离开课室的时候,他哭了;第二次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想我,他哭了。整个中班小朋友就他哭了。
第二天,哭着起床,哭着去学校。在吃早餐的时候,百般强调不去上学。到达学校门口的时候,抱着车不肯下车,最后,他爸爸抱着他进去课室的。整个学校就听到他的哭声。实在是难以理解。一个已经读过小班的孩子,怎么还那么惧怕上学?
我跟老师说,不知道咋回事,那么怕上学。老师说,他确实很娇气,家长太宠了。这句话着实震惊了我,我一直认为家里人不是很宠着他,可今天,老师的话,让我有了深深的愧疚。
男孩子就应该穷养,粗养。只有这样,他才知道生活的艰辛,才知道要努力拼搏,努力提升自己,能自我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而不至于那么依赖父母,依赖别人。
昨天,和朋友聚会的时候,谈起各自的小孩。其中一个朋友的孩子,高中期间已经获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报送到大学读书,免了遭受高考的罪;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痴迷学习,从来都不用家长督促,最爱化学,天天痴迷搞研究,不是清华就是北大的料。我当场深深感叹:为什么优秀的孩子总是别人家的?
跟他们请教怎么教育的时候,朋友一致都认为:孩子不能过于宠,独立是最关键的。你总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好了,什么都准备好了,什么都计划好了,他还需要思考什么,还需要自己面对什么。
比如把孩子培养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家长。他说他小孩在小学期间,就爱上打羽毛球。每天下午放学,自己买几个包子,自己坐车到另外一个区的体育馆训练。回家九点多才开始做作业,做完作业十点多才睡觉。才小学,家长就放手让他自己做这些事情。换做其他家长,肯定是陪着孩子去训练,陪着孩子回家,陪着孩子做作业的。也许,是因为孩子独立了,所以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要坚持做些什么,才有今天的成绩。
比如孩子痴迷研究的家长。他说他们夫妻俩很少管孩子的。从小学到初中,到现在的高中,孩子的读书他们从来都过问的。就是成绩下滑的时候,才会找她谈心的。高三前的整个暑假,他的小孩一直在玩,他都干着急了,孩子却依然很淡定,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结果开学第一次统考,成绩就不是很理想,虽然还是能排在全级前20名。他找孩子谈心的时候,孩子说,我不是没有用心,就是课本上的知识都学会了,那我就放松了。孩子还有一个很奇特的习惯,就是考化学从来都不考一百分,二十分钟把试卷做完就睡觉。朋友说她的时候,她很不在乎地说,考一百分干嘛,反正考少五分也是全级第一,才不会考那么满折腾自己呢。我天啊,这是啥思维,这是啥观点。
一场聊天总结下来,我们着实是太宠着孩子了。什么都帮他做好,什么都替他想好,他哪里还有自己独立处理的空间呢?
是要好好反省,为什么把男子汉养得太娇气了。得端正态度,改变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