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送走年,学校东头的十字路口烧纸后留下的一堆堆的纸灰,已被清洁工人清理得留下一些隐隐可见的灰印子,等到开学的日子,将被排队的学生踩踏得毫无痕迹,一切照旧正常下去。
放假,过节,吃喝玩乐,上班,放假,旅游......一年又一年,仿佛魔咒般地循环循环,节奏越来越快,年除的灰尘也越来越少,看过几场电影,走出影院激情就慢慢消退,旅行一场,看得只是风景,回来也记不得曾经去过。
所有的娱乐和工作都像是消费的快餐,一口口地吃掉,没有营养,没有余味,留下的越来越苍白。
《疯狂的外星人》里沈腾说黄渤的那句话,你就向前迈不开一步,你永远是个耍猴的。《飞驰的人生》沈腾那句话,有的人活得是人设,有的人活得是造型,还有人活得是本事。其他的再无亮点,只是搞笑,笑过就全忘了。
《流浪地球》科幻片非常好看,宏大的场景,置顶的想象力,把我拉进一个危机的境地,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震撼,和无穷的想象力的碰撞。在面对人类的灭亡危机时刻,和家人的守候也比不过热血澎湃拯救地球的意义。不得不赞叹中国的大片的发展水平,个人感觉这部电影做到了,代表了科幻片的发展里程碑,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但,感觉感情戏还是有点套路,还缺乏一些自然的那种感觉的演绎。我宁愿刘培强没有那个本事去撞木星,而是选择和刘启见最后一面然后共同死去,或者刘培强去撞了木星,但刘启也死去了。但,套路就是套路,毕竟是英雄救了地球,儿子继续做着英雄。
这部片让我想起泰坦尼克号,在面对死亡的危机时刻,除了震撼的宏大场景,还有精致的细节和细腻丰厚的人情味,才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除了生存危机的震撼,除了爱情的诀别,更加震撼的是来自普通人展现出的面对死亡的细节带来的心灵震撼,触动人对生死的思考,把这场沉船的灾难演绎到了难以言说的极致,那种特殊场景的凄美之感仿佛就在昨天。
在船开始沉没到完全沉没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抢救生船,逃生,尖叫,惊慌失措的求生的恐惧,在这种背景下,镜头聚焦到一些普通人的细节,这些细节给整个电影的高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大概20年前,第一次上映,我只注意到露丝和杰克的生死,为爱流泪。20年后,再陪女儿看时,我感受到爱情固然经得起生死,未必经得起时间的磨砺,如果杰克没有死,我并不看好她们的未来。我的焦点注意到的是这些普通人,也总是想起这些普通人。
聚焦一,那些在船沉没的过程中仍然在为别人安排船只和位置的军官们,一个军官在维护治安阻挡人群抢最后一只救生船时,杰克的朋友冲破人群,眼看阻挡失败,理智的防线也被冲破,不得已开枪杀了人,然后那种绝望和自责悔恨的眼神,是生无可恋,最后选择自杀的过程,我想,他主动选择结束自己的人生比被迫接受命运更更加精彩,这里处理得绝对是第一亮点。
聚焦二,当知道船要沉没,乐队接到任务要演奏音乐安抚人心。人群慌乱的逃生场景和乐队专注的演奏形成强烈的对比。等到乐队的演奏完成彼此道别后,小提琴手感到无处可去,独自站在原地继续为自己拉最后的曲子,离开的几个队员听到后不约而同回归,这时候他们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做最后的告别。这里体现出的对死亡的视死如归和最后的尊严。
聚焦三,在船舱里一个妈妈给两个即将入眠的宝贝制造了一个假象,那就是这一夜和平时的每一个夜晚是一样的普通。安详地给两个睡在床上的宝贝讲童话故事。于平静中,体现出了母亲的修养和勇气,荡气回肠。
聚焦四,一对老夫妻相拥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等待死亡的来临。
聚焦五,船长和船的设计师与船同生死的安静。
聚焦六,暴发户的船上有空位置,那个划船的水手放出狠话不让去救人。章显了人性的自私。
最后露丝说,死了1000多人,那么多救生的小船,只有一艘回去救人。因为他们怕回去后,很多人往船上扑,最后都得死去。这确实也是事实。这让人引发很多很多的思考,在那个时候 ,如果是你,你会去救还是不会。人性,永远经不起考验。
据说泰坦尼克号至今是史上票房第二的位置。从经典的电影去对比,就会发现眼前电影的水平,虽然电影和电影之间因为题材的不同不具可比性,但看后的感觉用心还是可以比比的。那就是,所谓的大片,真正震撼人的不是来自于场景和特效,而是来自于心灵的这震撼,这种震撼必须让观众真正地将自己不自觉地被放到电影中,与电影的进程共生共死,这才是真的经典大片。
你还记得你看过哪些电影,在影院里,很多人在哭泣,你还记得看过哪些电影,笑声连绵。电影的魅力是永恒的,不知为何,今夜想起泰坦尼还有寻梦环游记。
爱,是永恒的话题。缺少爱,就像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只有冰冷的海水,只有冷而已。我喜欢电影里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