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生老师 2024/11/10
行动不重要,内心才重要。不要被任何东西捆绑。心中不适,格物,让良知决定。无可、无不可。
六、立志勤学
志于道,像盖房时要选址、设计图纸、选材料。
据于德,房子盖好
依于仁,像人居住在房子里,有了依靠之处。
游于艺(艺术),像装修房子。
若只游于艺而不志于道,如书法好,像在屋里挂个壁毯,但都没房子。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
良知光明的人,才能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妙用和才能。
道,化在人心上,就是德,无限接近道,依于仁。厚德载物、明明德,仁就是厚德。
从现在起,立志致于道。从小蒙以养正。
吾善养浩然正气。正气,直心,诚意。
你知行不合一,就如气球泄气。
如何立志?念念存天理,念念致良知,念念去人欲,时刻觉察自己是否动气。不用念念立志,只立一个致良知的志。
良知光明的人,就是美大圣神。外在境遇也被转化。
教育孩子,若只注重他游于艺,而不致良知,只是一平庸之辈。
情绪太大的人,须要痛下一番功夫。良知光明的人,镜子明亮,纤尘即见,不费力。
勤学要直面你的痛苦情绪,内心之肮脏。不要有怕难心。佛家讲,度烦恼中流。
破心中贼难,是大丈夫、真英雄所为。治服己心,强于攻城略地。
大雄宝地,大英雄。
非是一世之功,是永不退转之功。
平时太忙,没时间学。
事上练,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练。格物=事上练心
如何做?
教学案例好生动。
我们本来天生都会格物致知。喜悦时,你会沉浸其中体验。痛苦愤怒时,常会逃避、指责外面。
用享受喜悦的方式,享受一切情绪。
这其中愤怒、喜悦,只有自己知道。自查自明,老实格物,唯恐自心不正。
学员分享一法师讲,一心三藏哪个不是妙用?只在理上明,无落实处。
道的妙用,无处不在。只有在不动气的情况下,这才真正妙用无穷。
如何读书、学习?
在读书中练心。把强记之心、求快之心、夸斗之心等克去,破心中贼难。这比得到知识重要亿万倍。如此,如终日与圣贤印对,纯乎天理。
孩子的道场是学校,大人的道场是工作。
王道,就是良知之道自三代后没落。
孔子不做知行合一的事,颜回会觉照会格物致知,心中有动气未尝不知,这是真圣学血脉。
天泉证道上,钱德洪与王汝中的争论。阳明先生教言,四句教一句都不能少。
汝中所言,是在不动气状态下,心意气物妙用无穷。是大根器之人能做到,天生良知光明,无二元对立。
德洪日,心原是无善无恶,但意有习气有善恶。生起对立情绪,应去除习气去恶。
先生说,你俩不能各执一边,要看对象。要结合起来用。天下可分两类人,对上根人可以本源上入,如六祖慧能,一悟即入。无条件爱所有。
另一类人,有私欲,镜子被遮蔽,需要擦镜子。
四句教必须全部讲完整。连颜回都不自称上根器,都需老老实实为善去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