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庆山)说:真实的生活是,认真做好每一天你分内的事情。不索取目前与你无关的爱与远景。不纠缠于多余情绪和评断。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沉醉。不伤害,不与自己和他人为敌。不表演,也不相信他人的表演。
也许在特定的环境或者氛围里会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哪怕是一件很糗的事抑或是有趣的。那时候电子设备不那么泛滥,小伙伴也都是一起的那几个,知根知底,仿佛并无秘密可言。害怕的东西依旧害怕,伤心的事未必继续伤心,时间就某事件而言是洪流,对于大部分的事更像涓涓细流,就这么缓慢的进行,猛然回头才会发现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过程最让人惆怅进而思绪万千。
以前不懂舍得这个词拆开的含义,哲学的东西总是绕得紧。不过总有年龄这个玩意儿是被迫舍去的。小时候盼望长大,长大又在怀念东跑西跳的日子。曾经我以为书读得多了,思维自然发生改变,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印证那句:过好这一生。其实不然,年少不知愁滋味,知愁已不再少年。年少时的环境也已经变化了,土包也许不再是那个怎么也爬不上去的土包,麻雀也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抓到,还有土狗仿佛都没那么听话,死耗子依旧是怕的,还是那种会边大叫边跳起来的样子,不改始终。难过的是再也没办法一口叫出路边花的名字,只能扫一扫查询,讽刺的是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头脑越装不下东西,莫不是人老了,开始步入新的一个年龄段,没有过度好。
前几天一直在想,心灵的澄明和创造的清幽的环境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正比关系是否成立。心态这个东西到底受多少环境的影响,又和本身性格有多少关系。时常存在一种一段时间不看书就好像没办法与人交流,说话有障碍,刚开始我还觉得自己矫情,后来反复试验发现还真不是,确是头脑不灵光的镜面现象。
有时候觉得社交在消耗我的生命,但是怎样分辨哪些是值得留下的社交呢?
答:社交分利益(工作、应酬、所谓人脉)和情感(可以共通的兴趣、价值观、互相欣赏)两部分不同的侧重点。后者的乐趣与持续性会长久一些,但前者在人侧重入世时的阶段仍是重要的,只需保持自己性格真诚、处事平衡就可以。事实上,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人是早已确定好的,强求或图谋之类用处不大,或暂时看有效结果仍不会是很恰当。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要顺其自然。
聊聊寻找真我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好吗?
答:不如说是最先开始的一个途径。做点真正感兴趣的、符合真实本性的事情,不要被外界的价值观、信息流、权威观点、是非纷纭所干扰。做你自己,不随大流。但也不是孤立与封闭,而是以真实的自我去开放而质朴地应对。
空了看了庆山的问答合集,大概能悟了这么些东西,也许为什么要看书,也许它就是用来接近内心的摆渡吧。
长大后明白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再好的朋友,
最后也会因为「长大」这件事,
而日渐疏离。
那是不需要告别的再见。
对身边的事物太多敏感,对周围的人太多苛求。觉得什么才叫好,什么才叫热烈有生命力,富足,往往皆是从自我出发,以己之眼,窥天下物。小心的试探,别看,看不清更浪费时间,人与人相处最怕片面晨光的光景却耗费太多时间,后来各自走开也并未道别。游戏人间大抵说的范围和境界都太大太高,不可及。自我到收不到回复会暗自生气,把这个人踢出世界,然则何时而乐耶!转念又想世界太小,总会遇见,也许意识里觉得这是不被尊重,毕竟还是年轻,在意身外之物太多太多,顾虑也变得多,毅然决然做决定并且执行的人才是真正的自我和帅气吧。今晚打字的时候一直在听起风了,空灵的声音,带入感极强。好像要写的东西有点多,每次随笔都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理出来,想到哪写到哪儿,很少去回头看自己记录的东西,好像离开了就不是自己的了,然而过了很多又会把它们找出来看看曾经的自己,有些生疏的文字能造出当时的情景,这是记录的意义吧。
“ 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