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这几个月每周在家基本就是吃一顿,早上我起不来,晚上他去约会,只有休息日中午吃一顿。这个月小姑娘休假,就一顿饭也很少在家吃了,上次一家人一起吃饭,还是月初娃爹过生日的时候。
昨天小姑娘去团建了,这才有机会晚饭跟我一起吃。然后老母亲就小心翼翼打探:你说小W这么瘦,脸看上去嘟嘟的?
娃:其它地方都瘦,就是咬肌比较发达,跟她爸一样。
我:单独看好像也还好,你俩的合影就有点明显,好像下巴有点短。人也不会十全十美。
娃:你这是在赤裸裸地表示嫌弃吗?
哪敢呀!
我:我没有这个意思,只要你喜欢。父母不都想想让自己家孩子找个好的吗?人家小W父母肯定也是这样啊。
然后指着他们的合影说,这张侧面的挺好的,这张正面的你俩照得都不好。
娃:拍的角度不一样,她侧颜很好看,就是咬肌发达,头发放下来挡一下特别好看。
(好吧,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敢再说了。)
然后说:她们家对我挺满意。
我问:她妈见过你了?
娃:没有,也是照片。(女孩爸爸见过)
我:她们家有没有介意对我们不是本地人?
娃:也会有点吧。不过她妈也不是杭州人。
我:你们有没有发现对方有啥不能接受的小毛病?(从瓶子那里借来的)
娃:小毛病肯定都有,能接受。
我:比如呢?
娃:小作。
我:举个例子呢?
娃:别问了,就想想你咋作的。
我作吗?哈哈
我: 我看你每天回来都挺开心的呀?
娃:那还能咋样?哭丧个脸。
得了,打住。
我:你有没有什么毛病小W不能接受的?
娃:没有,我没毛病。(自恋)
我:你们每天就去吃个饭,小酒馆坐坐?
娃:那还能干啥。
我:你们咋想起去酒吧呢?
然后,娃就给我们说了他们去的各种小酒吧,给我普及,不是夜店,就是吃饭、喝酒、有驻唱的正经地方。提到我们家旁边有两家。我经常路过,从没进去过。哪天也要进去体验一下。
然后,又聊起来,我说你爹要给你买车?
娃:他说了两年了。
以前每次他爹提起给他买车,他都拒绝的,这次不说不要了。只是说没有车位。
然后我又八卦,问起小姑娘家前段时间说卖房子卖了吗?你们有没有打算在哪儿买?准备什么时候见家长?......
忘了聊到哪儿,娃说看看这个月花了多少钱?一看说今天才20日,花了5000多了,前几天才说俩人吃一顿饭花了300多,都心疼,说两个扣门。这次又说俩人花钱大手大脚了,每天都得一、二百。
然后就在算钱都花哪儿了,说也没乱花。还跟我说,现在坐地铁都用市民卡,可以打折,多的时候可以打到5折,这是要过日子了,以前从没有过的。
老母亲聊个天还得小心翼翼,还要等机会,唉!,哈哈!
有感于前几天瓶子的聊天和昨天青鹿的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得不断地调整,家庭生命周期里把家庭分成五个阶段,实际上要细致得多,要拿子女独立而言,18岁离家读大学、毕业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这每一个细分的阶段,做为父母和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相处模式和心境。每个阶段都去细细体会吧,急不得,也逃不得,顺其自然吧,其中的得失冷暖自知,归根结底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目前的这个阶段,我的感受是母子关系是“平和(客气)”,老母亲试探性地问,娃客气(敷衍)地答。几个月来娃对我的关心就是:“最近在忙什么?”,然后说“挺好”,早上不要我起来做饭。
这个分离的过程,对于多子女家庭,感觉反而容易一些,对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家庭,相互之间的纠缠太多,分离就不那么容易,客观存在,唯有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