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今天我阅读了吴松超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四章——写“上学记”,让我有了想写一写我的老师们的冲动。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上学时遇到的老师都很好,非常敬业,对待学生也都很友好。从我的老师们身上梳理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好像也不是一个模式,各有各的特点。
会说普通话的张老师
上小学时,教我们的老师都是本村的,好像都是民办老师,老师说的都是方言,偶尔认字时才会说“普通话”,听起来怪怪的普通话。
有一天,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女实习生老师,个子高高的,相貌端庄秀丽。记不清楚她教哪个年级了,只记得她给我们上了唯一的一课《小马过河》。她那一口带点儿鼻音的软软的普通话像小鸟在歌唱,好听又舒服,我都听的入了迷。下课我们都围着问她,为什么她说话那么好听,怎么跟我们说的话不一样?她告诉我们那是普通话。会说普通话的张老师,在我幼小的心里播种了一颗说好普通话的种子。我渴望有一天也能像她一样说一口漂亮好听的普通话。
高大帅气的侯老师
可能受到小学张老师的影响,我对说普通话好听的老师尤其喜欢。初二时,刚毕业的侯老师成了我的语文老师。侯老师普通话很好,课讲的好,而且还长的好大帅气,因此他的语文课就成了我每天盼望的小欢喜。
不过,我一直都很自卑。我成绩并不突出,个子矮,长的又不漂亮,还不大爱说话,并不属于惹人注目的一类学生。所以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啥位置。
初三那年,学校要组织一次朗诵活动,每个班级一名学生参加展示,为初一初二的学弟学妹们做表率,激发他们学好普通话的兴趣。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选上,当侯老师告诉我让我参加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懵的,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我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准备,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我记得我朗诵的是高尔基的《海燕》。对于这篇文章的朗诵情感基调和语气的把握,侯老师给予了我耐心的辅导。在展示那天,我朗诵得激情投入,时而低吟时而高昂,侯老师对我非常满意。通过这次朗诵活动,我更喜欢上语文课了。
“指点江山”的刘老师
上初中的时候,教我们地理的刘老师上了年纪了,但他是我非常尊敬和佩服的一位老师。每次上课他胳膊下面夹着书,往讲桌上一放,连打开都不打开就直接开讲。刘老师在课堂上那是一个胸有成竹、潇洒自如。画中国地图、画世界地图、画山脉、画河流,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了。甚至哪里是什么气候,有什么动物、植物、矿产,都好似嵌在了他的脑海里,信手拈来。有一次还让我到讲台上拼中国地图。那时候我地理虽然学的很糟糕,但并不妨碍我喜欢他,喜欢上地理课。
风趣幽默的赵老师
上了初中我们才开始学习英语的,不知道是天生对语言敏感,还是觉得英语读起来像唱歌一样悦耳,反正第一节英语课我就喜欢上了。初中三年我们换了四个老师(包括临时的代课老师),让我最难忘的是赵老师。他是初三才教我们的。他是个特别负责任的老师,不怕辛苦麻烦,经常给我们印英语习题,上面都是课本上的重点短语和句子,还有他归纳整理的近义词反义词、大量的例句等。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英语中还有语法,以前学习英语我都是凭感觉的。赵老师上课非常风趣幽默,对课文中的重点总是举例说明,通过举一反三让我们理解。有时候还和我们开一些玩笑,我们都不怕他,上他的课,既轻松有趣,又觉得容易理解。但有一点不好,他特别喜欢吸烟,无论何时何地他嘴上都叼着一根烟。
通过这四位老师,我们可以看出,有魅力的老师常常是受欢迎的,也是容易影响学生的。有魅力的老师通常至少有一个能吸引或感染学生的优秀品质。后来我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一直都很好,应该和我的这几位老师有关。虽然我地理没学好,但刘老师在黑板上潇洒画地图、山河的样子,让我后来愿意在简笔画上花功夫学习也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新时代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呢?习近平说:“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我说,好老师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深沉的教育情怀,还有一颗懂教育、懂孩子的心。我愿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好老师!
(科普一下:
那时候印刷试卷需要先把蜡纸垫在钢板上或平整的桌面上,一笔一划将习题写在蜡纸上,然后把蜡纸粘在印刷机上,夹层的纸要撕掉的,把印刷机板放下,用印刷卷均匀粘上油墨,放到印刷机上,用力往前一推,一张试卷就印好了。如此反复,印多少张,就需要推几次。那试卷真正泛着油墨香的!学生做试卷往往还没写完就弄得手黑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