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原本最亲近的人,即使TA就站在面前,谈笑风声的,却感觉像个陌生人,看不懂TA。素未谋面的人,只是简单的在电话里聊聊,却感觉像是多年好友,彼此甚是了解。
上初二的大儿子生病请假在家,身体上的不适是好得差不多了,就是因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几天。这样难得的相处时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我们之间永远隔着一个手机。看着整日沉迷于手机的儿子,我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于是,在没有理清自己的思路之前,选择了沉默。这样的沉默,没有给我带来应有的冷静,反倒是因为压抑得过多,而在今天爆发了一次剧烈的争吵。
看着站在眼前的儿子,突然觉得这个人好陌生,这还是那个我从小陪伴长大的孩子吗?打碎了五味瓶的感觉,从来都只是在书上看到,终是在今天深刻地体会了一次……
眼看这个9月即将过去,翻看自己最初当上007写作社群志愿者时的承诺,才发现,还有不少战友等着我去一对一沟通。
寒喧过后,问起战友为何很长时间没有写文章了,回复说,因为工作上遇到一些问题,无暇顾及写作。或许,是因为孩子一再的拒绝,带给我的挫败感作崇。当我听到对方遇到问题时,很热心地询问对方是否介意多聊聊自己的工作,看看我是否能够帮上忙。
于是,近1个多小时的沟通中,我们就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个倾诉,一个帮忙分析、出谋划策。结束通话后,战友在微信上说: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有很多戒备,你愿意主动帮助我,真的很感激。
其实,我是要感谢这位朋友的。在我们的聊天中,看似是我一直在付出、给予他人帮助,实际上,从他愿意谈及自己的困惑、愿意接受我的帮助开始,我也同样在他的接受中收获到“帮助”,帮助我走出在面对孩子时所产生的挫败感,帮助我一点一点找到我和孩子冲突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只要我们愿意,家人可以变成陌生人、陌生人可以变成熟悉的人。
面对我的孩子,我内心的不满、愤怒、恐惧、纠结太多,以致于我忘了自己擅长的技能,只顾着宣泄自己的情绪,却忘了自己找孩子聊天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问题。
面对战友,我时刻记得自己是要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所以,我放下自己头脑里的所有评判,耐心地倾听、反馈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并在征求对方同意后再给予自己的建议。
面对孩子,因为熟悉,高高在上地颐指气使,“我就是女皇,你得听我的!”,谁甘愿受他人摆布呢?孩子逃了,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面对战友,因为陌生,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作为一个倾听者用心去听懂对方的话,读懂对方了,距离也就近了。
当我们愿意用心去聆听,而不是用大脑去评判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然就变近了。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