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家访季”,学校每学期的德育常规工作都会要求我们做好家访工作,还有部分学校做到了“全科全员家访”,即所有的科任老师都要参与全班学生的家访工作,可见学校对家访工作的重视。家访工作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教师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性格特征,发现孩子的特长,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作为副班主任,我参与了班级绝大部分学生的家访工作,我了解到在家访中,教师一般会告知家长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同学相处情况等,以及会询问家长孩子在家是否能主动完成功课、是否挑食、与家人兄弟姐妹的相处是否融洽等问题。为了提高家访工作的效率,使家访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认为更应该在这难得的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长谈、达成共识的美好时刻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养分,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首先,我认为在家访工作中应重视渗透孝道的教育。蔡礼旭老师曾说过:没有比人的动力更大的力量,而人生的动力在于孝道。我们可以在家访工作中多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以身作则力行孝道,赡养孝敬家中的长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睦邻里,为孩子树立榜样。夫妻之间能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着教育孩子,孩子知恩的心就会生起,知恩才能报恩,孩子就会懂得回报父母的恩德,就很容易长养孝心。
其二,我认为在家访工作中应重视渗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所谓“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意思是说小事情不能调理,就不能治理大事。我们可以在家访工作中多强调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要使家长明白既然我们不能替孩子成长,不能为其免除自立的痛苦。在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能力会越来越强。
其三,家访工作中应注重渗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就是自觉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生活中,可以让孩子自觉地承担一些应该而且能够承担的家庭责任。一个人要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大的能力。
除家访工作外,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的心中,我们要认真耕耘,才能收获令人惊喜的成果。
作者:平湖外国语学校 黄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