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绪纷乱?
·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虽然直面情绪不会让痛苦马上消失,甚至短时间内还会加剧痛苦,但这会让你主导形势,至少不会被情绪无端恐吓。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一旦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你的生活将会舒畅无比。
I:
每当面临痛苦、失落、愤怒、自卑等负情绪时,我们习惯去承受,用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来安慰自己,不去深挖原由,被动撑过这些痛苦,然后不自知这些感受已进入潜意识,无形地影响着之后的行为。
负情绪就是一个吃软怕硬的家伙,你越逃避它越嚣张,你越勇敢他越怂包。要想不受情绪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极度坦诚地和自己对话,像拨洋葱一样深挖自己,问自己怎么了?为什么?在意的到底是什么?需要什么?怎么解决?
当你把表面的情绪和内在的需求,以及应对的方式想的足够深入,困扰就被揭开了面纱,赤裸裸地展现在阳光下。因为了解,所以不迷茫。
A:
前几天,因为要求谦把错误的英语句子重新听写一遍,和他大吵一架,接连几天都很不愉快,最后他也没有完成重写的作业。
我很生气,因为我希望他每一项作业都认真完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注重错题的复习,希望他每一科目都尽善尽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是什么让我这样生气?因为我对每一件事都有严谨的秩序感,应该按什么步骤用怎样的方式完成。我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强迫别人直接执行。
我该怎么做?承认自己的方式不适合谦,放下想规划他学业或人生的想法,也许只能引导,而引导更多的应该以尊重为前提。引导他去了解高效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强迫他按照我认为好的方法学习。
如果他成绩下滑怎么办?即使在我的强压下,他成绩也没有多好,接受他不是常规教育下的优等生,他是有自己特长的特长生,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