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公园里面有一个沙堆,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还有两个小朋友在那里玩。暂且叫他们小萌和小木木。
他们两个都有一套挖沙的工具,小萌还有一个球。我家囡囡也带了一套挖沙工具和一个球。三个小朋大概呈一个三角形的位置在那玩。
小木木突然抬头看到了小萌的那个球,突然站起来,跑到小萌身边拿球,小萌不肯。这时候小萌妈妈立马说,“要学会分享,不然,妈妈就不爱你了”,小萌还是不肯。妈妈就特别尴尬的朝小木妈妈说“这孩子就是自私,一点都不知道分享,……”。
这个时候,小木木看拿小萌的球没戏,他就跑到我们这边来,就准备拿囡囡的球。囡囡也不肯。我没有说话。囡囡快满两岁了,自我意识才开始萌芽,此时的她才体会自我权,是没有分享的概念的。小木木的妈妈从始至终也只是笑着看着自己的孩子。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儿童通过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行动而获的尊严,通过自由行使用其选择能力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独立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婴儿从出生到两岁,几乎或者完全是一个精神体,并与这个精神体浑然一体。这时候的孩子还不能从精神意识中分离出来,还带着在妈妈腹中共生的意识。
他没有“我”“你”“他”。也没有我的身体,我的物品,我的东西等概念。此时他们在视觉上和周围的一切是一体的,身体感觉是一体的,情绪是一体的,感觉是一体的,甚至在心理和认知上都无法分离,因此与人的关系上也是一体的。
所以,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越小的孩子是越容易与你的情绪同频的,你笑他们也会跟着笑,你发火他们会焦虑或者哭泣。这也是为什么妈妈焦虑的时候,孩子是很难带,经常哭闹的原因。
但这个世界却是完全分离的状态,所以儿童必须在成长的历程中逐渐的把自己所有的部分同周围的一切不离开,独立出来。
前天出门时,在楼下正好碰到楼上的小朋友,两岁多,正哭着鼻子,旁边是爷爷。原来是在等妈妈下班回来,妈妈今天回来晚了。
他左手拿一个玩具小汽车,右手拿着一包饼干,没有开封。看见我来了以后,他停止哭泣,一脸严肃的看着我,把小汽车与饼干往胸前抱的更紧了,还特意转了一个圈,好不让我看到他手里的东西。
我很正式的跟他打了声招呼就走开了。孩子此时本来就想妈妈,只有通过抱紧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感觉到安全感,此时他不需要外人的参与与打扰。
大概从2岁开始,儿童的自我觉醒了,“我的”东西,“我的”物品,孩子在这个阶段是不允许别人来侵犯他们东西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刚刚入园的小朋友东西是不让别人碰的原因。
同时,孩子也通过拥有东西来获得内在的安全感,来抵消慢慢长大独立后带来的恐慌感。孩子经历了大量的“我的”练习后,慢慢就会知道“你的”,“他的”,知道了区别,学会了交换,学会了分享,这大约要到孩子五岁左右。
现在很多父母不去观察孩子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不能理解这些成长特征。便从自己的观念社会化的意识,从自己期待的心态和思路出发来理解,这是最容易的。
因为成人感到难堪,又没法改变和说服孩子,就习惯性地把孩子的这些行为解释为自私的表现。
其实自私指的是在利益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选择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才叫自私,因此儿童没有自私。他只是自我价值感开始觉醒了而已。
听阿姨讲,小区里有个孩子快四岁了,每次别的家长看到他过来都会默默的离开,因为这个孩子只要看到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就会要,拿不到就会哭得死去活来,家长也只是一个劲儿的骂。
不要放任自己的孩子去任意强拿他人的东西而不阻止与解释,他会因为缺少“我的”练习,从而不理解“他的”,也不会知道边界在哪里。不知道边界的孩子,会有强烈的排斥感。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环境给予孩子的包容度会越来越少。
公园里面有个小木马,木马旁边有个螺旋状的滑滑梯。囡囡每次骑完木马就去坐滑滑梯,但是刚走到滑滑梯边上,就会看到其他小朋友骑上了木马,这时囡囡会大哭,一边用手指着木马,一边嘴里说“下来下来”,意思木马不要其他人骑,这时我会平静的向孩子解释,这是公园的东西,是你的,也是我的,也是其他人的,大家都可以玩。这样连续哭了四五次,到后来孩子就不哭了。
拥有不是为了拥有本身,而是为了剥离和获得拥有背后的无形的东西。所以,也不要在维护孩子自我时,走的太偏,要陪伴孩子成长。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场景有耐心的向孩子解释,“我的”“你的”“大家的”,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自然就慢慢明白,慢慢内化了。他就得到成长了。
国内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在《完整的成长》一书中提到,不要认为坚持“我的”是自私或者强求儿童学习和给予,不要用成人社会的抽象的道德替代自然的法则,在这样一个构建和创造生命与自我的时期,自然法则的水准远高于因为复杂因素而特意修改的社会习俗和道德标准。
所以,孩子自己的东西,不要去强迫孩子去分享,更不要去指责孩子;他人的东西,孩子如果想要,不管其他孩子是否同意,都需要做好解释以及合适的阻止;公用的东西,要反复提醒孩子是他的,也是其他人的,需要排队玩耍。
孩子总会长大,我们陪伴的时间不多,在我们有限的陪伴里,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