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未来可以成功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既然目的指向的是‘为了真实情境’,那么学习就应该‘根植于真实情境’。因此,有必要在学校教育中引入真实性问题情境。真实性问题情境不仅应该渗透于教学过程,同时也应该进入评价,从而引导教学和学习。”
真实性问题情境可以说是本书当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也颠覆了我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说的最多的是,要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发现,于是,在课堂伊始,我们总想着要用一个“创新”的情境吸引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教学。例如我曾执教过一节四年级数学课,具体课题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在出示“解决问题”的内容时,我将原本的“情境”改为“百佳汇超市(当地最热闹)在进行促销活动……”,当时我觉得自己很有想法,连接了学生的生活,很接地气的开始,确实,当时这一环节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如果没有在这本书中学习何为“真实性问题情境”,我也许还无法发现问题。
我们知道,素养很难像知识一样现学现用,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筑垒过程。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再空泛️地说教育要“为未来做好准备”,而是要在教育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都追问“是否有生活价值”。从表面上看,上述情境的创设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场景,似乎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实则,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的专家思维。很显然,仅是场景的变换无法达成素养目标。
这是我7年前还是一名数学老师时的经历了。从六年前成为语文教师的我,后来也有了一些进步,但,对“创设情境”的理解依旧是有失偏颇。
上学期我和另一位小伙伴执教四年级《我的“自画像”》,去到外市县给一群陌生的学生上课,我们在引入“真实性问题情境”这一点上的做法不尽相同。我当时的做法是“吴老师班里的学生知道我要来给大家上课,也想认识大家,你们能不能用文字介绍自己,让远方的朋友认识你,了解你呢?”情境相对真实,可是这一情境所起到的作用是,顺利引入如何用文字“画”出自己,然后教学写作方法,成文,下课。课后,远方的朋友和所有人依旧是陌生人。所以说,这样的做法只是为了教学写作而生,并不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世界里的问题。另一位小伙伴引入的情境则是“制作一本班级‘自画像’册”,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本“像”册。可以说,这两个情境都属于“非真实性问题情境”,是为了传授专家结论而认为制造出来的。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这样一节课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价值和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呢?我有了一些思考。
如果尝试给这一教学内容提炼大概念,“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用恰当的语言,从多个方面介绍基本信息和特点,能够让人更快地认识和了解被介绍的对象”是否妥当?如此一来,书中,认识要将自己介绍给新的班主任,就可以是一个“真实性问题情境”。首先,在这个情境中,对象是明确的,但是学生在介绍时,目的却可以有所不同,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习作的内容,例如,寻求老师的帮助,那就需要诚恳地介绍到自己的“困难”与“不足”,让班主任知道自己的困难;如果是想要在新班主任心里留下一个美好的初印象,并且希望担任一些班级工作,那就可以自信地介绍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如此,我们再来思考,生活价值是什么?现实世界中,自我介绍从不会是一成不变,没有人能拿着一份同样的自我介绍去结交所有的朋友,或是得到一份工作。假如今天我们来到一个读书沙龙,我们要结交的是一群书友,面对的都是满腹诗书的读书人,那么自我介绍势必会与阅读相关,表达时的内容也许还要引经据典,以达到我们结交志同道合之人的目的。但如果今天我们是作为一名谈判专家,要和犯罪分子进行交流,“同理心”有时也会发挥作用,在这时,往往会通过自身和对方的相似经历及体验来介绍自己,那么内容也会随之变化。
当然,“新班主任”的引入,情境的性质相对固化,还不具有“开放性”。学生最终是否能解决问题,在完成写作后,仍需加入“班主任”这一角色,来进行评价,因为真实性问题情境也是应该进入评价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