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认识一个网瘾少年,他是我妈以前同事的儿子。他曾带着无数人羡慕的“学霸”光环,却又贴上了无数人瞩目的“网瘾”标签。
这个少年长得确实胖 ,大家都叫他“胖子”。数年前曾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很活泼的一个男生,在和他妈妈交谈期间, 他一个人在旁边的花坛玩得很自在,嘴里还一直叨咕叨咕着些什么。不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度数不会低的眼镜。那次的见面,是我妈拜托他妈妈帮忙找靠谱的补习班,他常年在外补习,从小学开始,周末几乎都送给了各大补习班。他妈妈除了必须工作的时间外, 其他的精力都花在了这个孩子身上。
胖子的性格很好,准确来说是在染上网瘾前。他遗传了他妈妈的一点——话唠。用我妈的话来形容就是:对着石头都有话讲的人。胖子上课的时候没少找同学讲话,在老师眼里,这种学生是可气的——自己上课不学,影响其他同学。但优秀的成绩也让大人们无话可说。
我妈以前在一个不大的服装厂上班,里面的工厂女工们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边做着手里的活,边说着家长里短。小孩当然是她们嘴里长久不衰的话题。胖子很聪明,加上常年在外面补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这个小地方,胖子是为数不多大人口中“有出息的小孩”。
“等胖子考个好大学了,出来找个好工作,你以后就可以享清福了!”
“胖子成绩这么好,跟你这个英雄母亲真的离不开关系哦!”
“是哦,我们哪能做到像你这样的牺牲所有的休息时间,陪着他到这里补课,到那里补课。”
“胖子,以后有出息了一定要好好对你妈嘞,你妈太辛苦了...”
高考的前一阵子,厂里的同事们都这么纷纷感慨。胖子妈妈既欣慰又紧张,老师都说了正常发挥的话,一本大学没问题。
2
胖子很争气,一考就考上了一本。大家都欢天喜地祝贺着这个准大学生。在我妈看来,胖子的妈妈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英雄,至少在儿子这块算是。每天都陪读到半夜,周末又要送他到这个培训点,那个补习班去上课。好在胖子妈妈是个开朗的人,嘻嘻哈哈地笑说着这些辛苦,总想着以后的日子会是敞亮的.....
后来,我妈退休了,好一段时间没跟老同事联系了。再次听到胖子的事情是在一年后。
“完蛋了,胖子染上网瘾了。”网瘾这个词在大家的印象里,和“毒瘾”差不多。
大一上学期开始不久会乖乖地去上课,后来开始玩起网游来,和很多网瘾少年一样,在网吧一待就是几天。课也不去上,也不让同学帮忙点到。最可怕的是,他开始不跟人交流。以前那个对着石头都有话讲的人突然与人与世界隔绝开来。
胖子妈妈接到辅导员的电话时是怀疑的,她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变成那样。爱上网她能接受,但不跟人交流?!“我生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他么”是她当时最直接的想法。
3
胖子的爸妈连夜从老家赶去了学校。从开始的不解到责怪,到最后的求全。想玩电脑游戏可以啊,那就买电脑到寝室里玩。但胖子偏不,他就是要去网吧玩。来回折腾了几次,他妈妈从隔周周末都要去学校看他一次,到后来干脆在学校外面租了一间小屋,在那里陪读了半年。
后来的情况越来越糟,不得不退学了。半年的折磨让双方筋疲力尽。身为母亲,胖子妈妈那时的唯一愿望就是他能够像个正常小孩一样,会交流,能正常作息,成绩什么的在这时候都不是个事。
退学后,父母有带他去看过心理医生,情况有一点点好转。要不是胖子妈妈本来的性格本来比较乐观,还是后来讲起这段听起来像别人故事的故事时,已经度过了那段如地狱般的日子,否则很难从她口中平静地说出这段...
再后来的后来,稀稀拉拉听说了胖子重新复习,重新准备高考,考上了一个普通大学的事。那时的他好像没有那么不跟人交流了,回归到一个褪去学霸光环的普通学生。
4
断断续续听完这个未完待续的故事有2年的时间,在听者看来只是网瘾少年学多故事中“平凡”的一个,却是当事人人生里最苦不堪言的一段。
我们不曾参与过别人的人生,也不好随意下定论。当时听到我妈讲这件事时,第一反应就是,胖子肯定是在超大超长久的压力下,突如其来的放松让他迷失。不是学心理学的我也不好随意下定论,但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人心里长久埋藏的炸弹爆发了。
突然记起来写这个故事,是微博热搜的杨永信治网瘾的帖子。看完整篇的我相当震惊。父母是有多“求子心切”才会做出如此愚昧的举动?!此刻的“求子”是求一个他们眼中正常的孩子,一个脱离母体后二次重生的孩子。在父母看来,孩子不玩电脑了,也不反抗父母了, 就是变乖了...
抱歉,这篇文章里没有治疗网瘾的良方,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母与子的亲情,在那么多网瘾少年文章里显得有点寡淡无味。但故事的真实是珍贵的。它是胖子人生巨作里的篇章之一,但希望他未完待续的部分能够不愧对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