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回来,整理书架,发现去年十月份写的读后感,关于《与神对话1》。
刚刚看了一下买这本书的时间,2015年的十月份买的,买了之后这套书一直搁置,仔细想想,不可理喻。一年的时间都没有读完这套书,早点看到多好。
过去的一年里边,有了许许多多的疑问,比如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我为什么要做我正在做的这些事情?我未来的方向会往哪儿走?各种各项的疑问萦绕在我脑海中,许久。有些问题甚至困扰我三四年,从高中到现在,一直未曾想清楚,直到最近,似乎有了些答案。
我暂不确定自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相比于出生就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我更希望并且觉得,信仰应当是自己去找寻的。有人说,《与神对话》这本书是基督教的毒瘤,用极具诱惑性的言语迷惑了人心。对此不表示认同,每本书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一些人有用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无关紧要,正如书里所述:各行其是,别做评判。
关于关系
在以前,大概高二以前吧,我是个很活泼的人,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气氛调节者,虽然也在也是如此,但相比之下,我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主动了。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碰到了一些以前没碰到过的事情,我也没有想过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将那段时间称为我人生的第一个变化点,算不上转折,但是学会了非常多的事情。在那之后,高一时的同学发现了我的变化,不止一次的有人问我:“我发现你和以前不一样了,你没有以前那么爱笑了。”
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一笑置之。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我们把热情和耐心给了陌生人和不熟悉的人,却把冷漠、孤独的那一面给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我以前就是如此,对身边亲近的人没有多大的耐心,甚至有时候会有些不耐烦,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在他们面前展露无余;反倒对陌生人会收起自己烦躁、埋怨的情绪,笑以对人。现在,对二者都尽量收起自己的小情绪,尽量用自己最好的一面去对待那些陌生的人。
现在的我觉得以前的我是个过于“讲义气”的人,应该可以说是逞强。别人希望我帮助的事情,我会不遗余力地去帮助,甚至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总觉得要是不帮助他们,会觉得内心有些许不安,觉得对他人有歉意,出于不知从何而来的“责任感”,滑稽可笑。
《与神对话》中说:
“在关系中,永远不要出于义务感去做任何事情。”
“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做的。”
这两句话让我觉得茅塞顿开,至少以后拒绝别人的时候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歉意。爱并不是一昧的索取,关系也不是靠索取来维持。
宿舍住着两位一个地区的同学,因为我是舍长的缘故,班长交代说,:“你多担待一些。”我答应了。但是我没想到,我会因为自己的这句话而委屈自己一年的时间。许多事情上,委屈了自己,因为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忍一下,忍一忍就过了。我把这些“责任感”加在自己身上,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内心。上大学以来,我从未因为想家而哭泣,反倒是因为这些事情而曾崩溃大哭。那个周末,我打电话给一位远在江苏的朋友,告诉了他事情的大概。他想了一下,说,“当你连你自己的基本权益都没办法保障的时候,去他喵的民族和谐,什么公共利益,你自己都过得不好,为什么还要去想着所谓的‘责任’?”用爱对待别人未必意味着纵容别人为所欲为。当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大一已经接近尾声,但所幸还不算太晚。慢慢调整,找回自己丢失的原则,不再让那些“责任感”作祟,我不再认为别人会很简单地意识到不妥当的地方,不再默认一些事情的发生。与改变别人的行为相比,改变自己的行为轻松得许多。如今也过得轻松许多。
一些琐碎的反思
我是一个奇怪的人,内心害怕别人模仿自己,虽然这些可能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幻象,但事实是我反感别人看我以前做的、正在做的事情,或者是知道我未来想要做的事情,我渴望独一无二。当我察觉有人在看着我做的事情的时候(实际上的确发现过这样的情况),那让我觉得莫名狂躁,我很可能会停止做这件事情。在个人爱好上,我不习惯也不喜欢和别人做相同的事情。
所以,在一些闲暇的个人时间里,我喜欢一个人,我享受孤独。旁边的人在有些时候对我来说,是种负担。
以前的我,害怕寂寞,害怕独行。现在的我,享受孤独,渴望独行。寂寞是别人不想搭理你,孤独是你不想搭理别人。这大概就是我心理状态的变化之一,我不再像以前一样,问别人要不要去超市,要不要去做什么事情,要不要一起……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听着歌;独自一人去吃饭,去逛超市;独自一人去看自己想去看的风景……这些事情,让我觉得自由,不受束缚。
我以前是好奇心特别重的一个人,好奇别人在做什么,好奇别人在说什么,也就是说,曾经的我就是曾经的自己所反感的去看着别人的人。
当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是,我总感觉,会不会别人会有更好的方式,我现在在做这件事情,别人又在做什么呢?偶尔在看到别人的成功时,会有些妒忌,会觉得凭什么别人可以这样或者那样,我就不行。自己打下这段话的时候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觉得自己十分滑稽可笑。
书中说:
“你永远走你的路,同时也允许别人走他们的路就可以了。”
“别妒忌成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
世界上很多的妒忌事实上都是对于自己无能的呐喊。当别人成功时,没资格妒忌别人,因为别人在背后付出了我们看不见的努力。
关于价值观
我暂时还不确定自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或许我的想法和价值观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但那些都是我真真切切的想法,我无法不承认它们的存在。一些事情,有人斩钉截铁地说是对或者错的时候,我经常会想,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是对的或者是错的呢?我认为事情的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对和错,只是我们认为这件事情是对或者错罢了。当我看到书中所传递的想法和我的观点惊人的一致时,我惊喜异常。“事物是对是错,因为你说它是而已。事物本质上没有对或者错。”
人总是在不断进步之中,无论快慢。一直以来,我自己的三观不断改变,我不断调整自己做事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求让自己变得更好。
“坚持你的价值观,逐一检查你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并非一日之事,长期的经验累积和对于事物的认识让我们价值观各有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也出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最终我们所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观,必定是经过我们长久修补替换之后的。三观不会一天之内形成,也不会瞬间崩塌;别拆掉整座房子,而是查看每一块砖头,换掉那些破裂的,那些不再支撑结构的。
关于理想
我从未告诉过家人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每当父母或者是亲戚问起:“你以后想做什么?”“你以后要做什么?”我从未给过准确并且正确的回应。我的回答大多都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现在说了,以后我就一定做那个事情吗?”
我小心翼翼地守着我自己的那一点点小心思,未曾告诉过别人。因为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我的想法,或者支持我。大家价值观不一样,自然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有不同。
在上学期的时候,一次和母亲的通话中,我跟她说:“妈,我想去支教。”
“打消你的这个想法。”没有半点犹豫。
“为什么,我觉得支教挺好的啊。”
“支教的地方,不是偏远就是乱。你又人生地不熟,不要有这些想法。我是不会同意你去做这些事情的。”
“可是我们可以组队去啊,每一个去那个地方的人都是组队的,不可能单枪匹马去的。”
“不用想了,我不同意。”
我知道母亲在担心什么,安全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一直比较热衷于志愿,但是感觉周围没有多少人和我的想法相似,各执己见。这个暑假在法院见习的时候,和一位姐姐聊天,她问我:“你在学校有没有参加什么社团啊?”
“有啊,青协、网球社……”
“青协?干什么的?”
“青年志愿者协会啊。”
“志愿者协会?搞不懂这些,不知道参加这些有什么意义。”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会想做并且一直在做这些,然而我从小就对这些有着不同常人的热情,对这方面有异常的执念,看到有些情况总能勾起我内心的某些想法。我很少跟家里边的人说我在做这些事情,因为没有共同的交流点。
理想和梦想不一样。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二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大。天天把理想或者是梦想挂在嘴边并非一件好事,这样的行为很可能让自己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达到了某个阶段的目标一样(事实上却是原地踏步走,没有进步甚至是倒退。)我从未告诉过他们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怕我说出来之后就没有了那么深的执念了。默默地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并且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这些大概就是看完《与神对话1》之后的感受,断断续续地写,写出了自己的这段时间的感受。这是第一遍看,一本好书,在每个阶段看、每个不同的时候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用一句话来收尾吧:
光明的境界就是领悟到你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去,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做,而除了现在的你,没有什么人需要你去效仿。
2016年10月23日 傍晚
信安
在今年的五月份,我一次又一次地再提起我要支教的想法。
发布这篇文的前一天,我刚从那个小山村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