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非暴力沟通》读的很慢,体会着书中智慧的部分,也慢慢在生活中实践其中的有效的部分,也觉察这种人际相处的技巧带带给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的变化。越来越真实的与自己与周遭共处。
觉察客观存在、感受真实的感受、体会内在需求、提出请求。看似简单容易的四个步骤,书上写的明确,可是实际上却在生活中总是被情绪绑架,根本就忘了哪是哪。不过好在书看多了,还算是记得住书上的点滴,情绪来了,不要轻易区抗拒情绪,和情绪待一会,看情绪会把你带到哪里去?交流和沟通的时候,焦点和重心落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在对方上,落在自己是在正视自己的感受,落在别人往往就陷入了指责。在沟通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表达对对方的指责,会有非常非常不一样的效果。尤其在夫妻关系中。
上午,老公计划出门前,我说,“老公,来个抱抱吧!”
老公愤怒:“抱什么抱,我才没那功夫呢!”
我瞬间呆住了,身体僵住了,大脑开始发热,眼睛停留在老公的脸上,想要从脸上获得一点他突然发怒情绪背后的信息。可是他冷冷的甩过脸去。
然后,我只得身子一缩,躺回在床上,和自己气流上升、已经开始微微发热的大脑待在一起。
“我不就是想要个拥抱吗,至于这样吗?他一早吃了炸药吗?……”
这时候,好在自己看的书本知识开始前起效果了。意识到此刻的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指责、抱怨、批评的模式中去了。深呼一口气,告诉自己我需要做的,就是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去循着感受这一条线索,去找到感受背后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所以,焦点回到自己,我感受到自己微热的大脑头顶,感受到自己僵硬的身体,慢慢抚摸着头顶,伸开双手抱抱我自己……
经过2、3分钟,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大脑好像不那么热了,身体也开始变得柔软起来了。我自己也缓过神来了。原来,与自己的感受同在,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的需求,很快也可以自己做到满足自己。
事后,和孩子吃完早餐,送完孩子进入幼儿园。距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我坐在幼儿园外面准备把上午发生的事项整理一下,也需要在和老公做一个良善的反馈。我知道我希望自己用实际行动去改变此前的沟通模式:不知道内在需求所在光生闷气-相互赌气-大吵一架-逼老公道歉-老公暂时妥协,心却不爽-心不爽酝酿下一次嘴战开打……
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说法,整理自己的感受,厘清自己的需求,给老公发了一条诉说自己感受与需求的短信,结果真的有不一样哦。发给截图,给你们看看效果哦。
真的,一个行为背后,关系之中的彼此,各自的感受和需求真的距离很遥远。好在,我再慢慢练习搞懂自己,搞懂关系的技能。
加油!